本级动态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 2020-08-19 09:56
来源:鄂尔多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朗读
思想政治工作年|达拉特旗开展“老兵讲故事”专题系列报道活动
  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讲好老兵故事,展现退役军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爱军精武素质、爱国奉献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旗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的“《忠诚铸军魂》—达拉特旗‘老兵讲故事’系列专题报道” ,从8月1日起分六期陆续在达拉特旗电视台播出。
  达拉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与旗融媒体记者一同走进老兵的家中,聆听老兵心底故事,触摸时代变迁的脉搏,记录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采访组与老兵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向他们宣传了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并送去慰问品,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共同回忆那段战火硝烟、浴血奋战的难忘岁月。采访组还走进4个由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报道。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方能走向持久和平。系列报道的播出,在达拉特旗引起了巨大反响,一句句熟悉的乡音,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在广大市民心中播下了珍惜和平的种子,三完小二年级曹玲说“原来小区里的王老爷爷是上过抗日战场的老红军,他讲的故事让我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少年强则中国强’以后我要努力学习,做个有用的人”。
王荣恩:战争年代,不畏生死 
  王荣恩, 1923年11月生,籍贯是陕西省神木县,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王荣恩所在的是104部队,他因为聪明和有胆识被任用为后勤部运输队队长,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抗战时期,他随部队辗转于包头、宝鸡一带。“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好弹药,人在弹药在,就是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弹药,如果弹药送不到,整个部队就完了。几乎每一次,王荣恩都会亲眼看见战友被日军的流弹击中,“运输队里我的二三百个战友现在都不在了,他们都那么年轻,但为了和平,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这其中也包括我的亲弟弟。我这腿就是被日本人的流弹打中后成了现在的样子的。”王荣恩捋起右腿裤管,露出的是淤青的小腿,现在伤口还经常溃烂。”王荣恩1951年复员回家,这么多年来,老人从来没有向政府提过什么要求,每当八一、春节上门慰问时,老人总说,“不用来看我,不能老给政府找麻烦,我不缺钱,你们把它给有需要的人”,朴实的话,感动了所有人。
郝建伟:脱下军装,成为新时代职业农民 
  郝建伟,1952年5月生,高中文化,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3月从呼市消防支队退役,退役后分配到胡斯梁乡政府工作,之后陆续调任鄂尔多斯市第四消防支队,任副支队长、政委。2000年,部队生活到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员回家,当时市委组织部部长也专门找他谈话,劝他转业回地方,可以安排政协调研员职务。他说“我快50岁人了,前半身都坐办公室了,现在想回我喜欢的农村种地。”2000年8月他注册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与当时解放摊乡福茂城村集体签订了15年700亩荒地承包协议。之后开始在荒地上打井、上电、平整土地,种植麻黄草(一种中草药)。经过没有经验,血本无归的打击,第二年他聘请了专业技术专家进行种植指导,并学习琢磨管理方式和市场行情,逐步实现盈利。之后,他再次承包600亩荒地,同时发展肉羊养殖,到现在,发展形成田地1300亩,肉羊1000余只,正式工人8人,零时工60余人的大农庄,年收益120多万。种植的麻黄草,独家供货中国药品进出口公司,外销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他说“农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气候、土壤、市场行情等方方面面,刚开始发展农业,是基于我的爱好,现在我把农业当做我的事业,它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荒地改良对环境、对人类是一种贡献,我想继续干下去,等到承包到期,把改良好的土地还给农民”。
list
本级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级动态
思想政治工作年|达拉特旗开展“老兵讲故事”专题系列报道活动
发布时间: 2020-08-19 09:56   |  来源: 鄂尔多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打印   |  分享到:
  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讲好老兵故事,展现退役军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爱军精武素质、爱国奉献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旗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的“《忠诚铸军魂》—达拉特旗‘老兵讲故事’系列专题报道” ,从8月1日起分六期陆续在达拉特旗电视台播出。
  达拉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与旗融媒体记者一同走进老兵的家中,聆听老兵心底故事,触摸时代变迁的脉搏,记录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采访组与老兵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向他们宣传了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并送去慰问品,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共同回忆那段战火硝烟、浴血奋战的难忘岁月。采访组还走进4个由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报道。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方能走向持久和平。系列报道的播出,在达拉特旗引起了巨大反响,一句句熟悉的乡音,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在广大市民心中播下了珍惜和平的种子,三完小二年级曹玲说“原来小区里的王老爷爷是上过抗日战场的老红军,他讲的故事让我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少年强则中国强’以后我要努力学习,做个有用的人”。
王荣恩:战争年代,不畏生死 
  王荣恩, 1923年11月生,籍贯是陕西省神木县,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王荣恩所在的是104部队,他因为聪明和有胆识被任用为后勤部运输队队长,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抗战时期,他随部队辗转于包头、宝鸡一带。“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好弹药,人在弹药在,就是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弹药,如果弹药送不到,整个部队就完了。几乎每一次,王荣恩都会亲眼看见战友被日军的流弹击中,“运输队里我的二三百个战友现在都不在了,他们都那么年轻,但为了和平,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这其中也包括我的亲弟弟。我这腿就是被日本人的流弹打中后成了现在的样子的。”王荣恩捋起右腿裤管,露出的是淤青的小腿,现在伤口还经常溃烂。”王荣恩1951年复员回家,这么多年来,老人从来没有向政府提过什么要求,每当八一、春节上门慰问时,老人总说,“不用来看我,不能老给政府找麻烦,我不缺钱,你们把它给有需要的人”,朴实的话,感动了所有人。
郝建伟:脱下军装,成为新时代职业农民 
  郝建伟,1952年5月生,高中文化,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3月从呼市消防支队退役,退役后分配到胡斯梁乡政府工作,之后陆续调任鄂尔多斯市第四消防支队,任副支队长、政委。2000年,部队生活到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员回家,当时市委组织部部长也专门找他谈话,劝他转业回地方,可以安排政协调研员职务。他说“我快50岁人了,前半身都坐办公室了,现在想回我喜欢的农村种地。”2000年8月他注册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与当时解放摊乡福茂城村集体签订了15年700亩荒地承包协议。之后开始在荒地上打井、上电、平整土地,种植麻黄草(一种中草药)。经过没有经验,血本无归的打击,第二年他聘请了专业技术专家进行种植指导,并学习琢磨管理方式和市场行情,逐步实现盈利。之后,他再次承包600亩荒地,同时发展肉羊养殖,到现在,发展形成田地1300亩,肉羊1000余只,正式工人8人,零时工60余人的大农庄,年收益120多万。种植的麻黄草,独家供货中国药品进出口公司,外销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他说“农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气候、土壤、市场行情等方方面面,刚开始发展农业,是基于我的爱好,现在我把农业当做我的事业,它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荒地改良对环境、对人类是一种贡献,我想继续干下去,等到承包到期,把改良好的土地还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