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最美退役军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人风采 >> 最美退役军人
退伍不褪色 扶贫路上显本色--2021年全区“最美退役军人”董裴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 2021-11-10 09:56   |  来源: 厅思想权益处、乌兰察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打印   |  分享到:

董裴,男,蒙古族,198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退役。现任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第一书记、队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供职于中共商都县委办公室。2018年主动请缨到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020年又兼任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被市委、县委先后授予“优秀驻村干部”称号,2019年被市团委评为“乌兰察布市向上向善”好青年,2020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多次被自治区、市、县媒体报道,并在《内蒙古扶贫》上刊登。2021年2月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续军人本色 铸坚定信念

2007年,董裴由呼伦贝尔学院入伍,光荣的成为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的一名战士,也是当时少有的从高校在校应征入伍的青年。在部队服役期间,由于表现突出于2009年荣立三等功。2010年被安排到商都县公安局校保大队工作。2018年,全县扶贫工作全面开展后,主动请缨到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对多数人来说,离开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农村,过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是一件“苦差事”,可他却乐在其中。在他心中,来到这个距离自己家乡20公里的村子当第一书记,是一种回报家乡的方式;从来到村里的第一天起,已经把麻尼卜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家乡;从履行第一书记职责的第一件事起,已经把农村当成了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阵地”。

心中有爱 情系村民

麻尼卜村全村共有社会人口543户,1237人,其中有建档立卡户111户,240人。来到村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一天在走访中,发现一个叫袁刚的小男孩有着先天性足内翻缺陷,脚踝被磨出淡淡的血迹。一家人靠男孩的父亲种地和养牛为生,母亲有智力障碍,家中有三个孩子特别困难,父亲袁占忠没有带孩子去医院看过。一天的走访结束回到家中,小男孩用脚踝磨地吃力走路的样子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于是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向专业人士咨询。数月后,在他的努力下向商都县中医院、商都县残联等部门为袁刚申请到一个治疗的名额,孩子得到了及时救治,相关费用报销了百分之九十左右。从2018年12月开始治疗到现在,袁刚的足内翻症状有了明显好转。2019年底全家也实现了脱贫。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筹资5万多元,在村里建立起“爱心公益超市”,积极推行“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全民共建好农村”的模式,现已发放近2万多元生活用品,推进了群众精神风貌的转变,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发挥“小超市”撬动“大扶贫”作用。

做扶贫的实干者 当脱贫的带头人

麻尼卜村有耕地面积6288.1亩,全部为水浇地,主导产业以甜菜、冷凉蔬菜为主。他带领群众积极作为,综合运用生产准备金和信贷资金,全面推进“企业+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主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2020年全村发展订单农业3856亩,其中贫困户30户533亩,人均年增收2580元。贫困户签订订单合同后,凭订单合同在“菜单式”验收扶持的基础上,再给予10%的扶持。

在走访中,他发现村里的庭院土地存在院内环境差和利用率普遍不高的问题。为改变现状,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帮助农户在实施庭院经济建设上出谋划策,筹资59660元种植李树和苹果树1570棵,为增加贫困户收入开辟新的途径,真正让村民做到足不出户就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董裴就是这样,在大学丰富了内涵,在部队练就了意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向人民诠释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应有本色。

2021年,董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