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3连A纳税人,公司不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涉税业务,还在融资上获得了支持。”已经连续3年保持A级纳税信用级别的内蒙古兆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和平表示,得益于A级纳税信用等级,公司去年资金短缺时,通过“银税互动”获得200万元贷款。今年6月,又申请获批了300万元贷款,让企业保持正常运转。
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胡启超表示,税务机关每年主动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A级纳税人普通发票按需领用,A级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评为出口管理一类企业的A级纳税人,可优先安排该类企业办理出口退税;连续3年被评为A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辅导办理涉税事项。
纳税信用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向多领域扩展,在招投标、融资、进出口等领域得到广泛利用,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资产。税务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将纳税信用级别由高到低分为A、B、M、C、D五级,并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目前,我市纳税信用等级为A、B级的纳税人共有7732户。
与此同时,我市税务部门积极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纳税信用管理。2020年起,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市税务局开始实施纳税信用修复机制,有效引导经营主体及时纠正自身轻微涉税违规行为。
“纳税信用等级太有用了,公司去年凭借A级纳税信用通过‘银税互动’贷款260万元,而B级却只能贷到150万元左右。”日前,市蓝博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欧阳健告诉记者,公司因2021年度未及时申报,海南区税务局了解情况后,提醒企业通过补充申报纠正失信行为,辅导企业申请纳税信用修复,最终企业纳税信用由B级修复为A级。
胡启超说:“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及时纠错,我们利用税收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税企互动平台、电话、上门辅导等方式,主动告知纳税信用修复相关规定及申请流程,分析失分原因,并辅导企业申请修复,更好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今年以来,市税务局坚持从纳税信用日常管理着手,深入贯彻落实信用修复制度,加强失信行为提醒,畅通诚信修复渠道,帮助经营主体规范自身纳税行为。
除了让守信者处处受益,针对失信者,税务部门对D级纳税人在发票领用、出口退税审核等方面实施限制,如果企业发生重大税收违法行为,还可能进入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名单,税务部门将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名单信息,并联合发改、金融、公安、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失信企业及相关人员将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止。
“今后,我们将持续完善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引导纳税人自觉纳税遵从,提高纳税人依法经营、诚信纳税、健康发展意识,推动全市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蔚然成风。”胡启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