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王莉霞
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韩卿立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我区考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政治关怀和宝贵发展机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为我们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汇聚起磅礴力量。国务院出台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意见,为我们更好完成五大任务注入了强劲动力。自治区党委提出办好两件大事的统领性要求和闯新路、进中游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全区上下树立起做大总量、晋位升级的雄心壮志,凝聚起加快发展、大抓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居全国第3、创2010年以来最好位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居全国第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居全国第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0.4%、居全国第3。这极大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内蒙古发展的信心。
——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能力显著增强。煤炭产量12.2亿吨,完成9.45亿吨保供煤任务,电力总装机超过2亿千瓦,实现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电力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新能源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总发电量及外送电量、新能源发电量、煤制气产能“10个全国第1”,保障了29个省份能源需求。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粮食产量79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稳居全国第6,主要肉类产量285.4万吨、牛奶产量792.6万吨,均创新高。这充分彰显了内蒙古保国家大局的责任担当。
——“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三北”工程攻坚战号令,打主攻、当主力,迅速投入战斗,编制完成“一规划三方案”,推动5个治理区和11个重大项目全部纳入国家规划,所有旗县纳入实施范围,三大标志性战役顺利开局,全年造林556万亩、种草1817万亩、防沙治沙950万亩,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49%、140%、151%。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有部署、内蒙古就有行动的高度政治自觉。
——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尽管煤炭产业只增长1.4%,但非煤产业快速增长、达到12.1%,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增长32.9%、居全国第2,制造业投资增长46.4%、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地方口径税收占全口径税收59.4%、居全国首位。这反映出内蒙古在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各盟市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均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7个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0%、鄂尔多斯市达到27.4%。锡林郭勒盟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居全国地市级第2,乌兰察布市合金材料、负极材料和薯条产能均居全国第1,阿拉善盟建成全国最大单体产量纯碱项目。这展现出内蒙古对标一流、争先晋位的劲头越来越足。
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各项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快进优进。接连打出扩大投资、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按月按季加强运行调度,推动经济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落实开年第一会部署要求,举办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专场招商活动,全区引进到位资金4778亿元、增长40.2%,45个世界500强和22个中国500强企业在我区投资兴业。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实施重大项目3155个、完成投资8259亿元,新建续建42个投资超百亿元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76公里,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内蒙古境内全部贯通,东西高速公路大通道仅差108公里全线贯通,开工建设产业路、旅游路1085公里,打通“断头路”260公里;在建高速快速铁路1700多公里;新开通“支支通”航线29条、累计运营50条,盟市间“折返飞”问题基本解决;引绰济辽输水工程隧洞段全线贯通,文得根水利枢纽下闸蓄水,东台子水库主体工程完工;新增5G基站、城市公共充电桩各2万个。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0.8%,汽车类消费增长17.2%、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1.7倍,粮油食品、服装等消费均增长25%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1.5%,引进147家首店和旗舰店。
二是坚持链式思维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650个,16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近1.4万亿元。新能源全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6.1%,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光伏治沙项目、国内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世界首条固态低压储氢生产线;风光氢储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762亿元,呼包鄂通4个基地占比达到80%。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5.4%,实施煤炭精深加工项目34个、投产11个,开工建设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制烯烃项目,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产能均居全国第2。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21%,中重稀土金属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10万吨级全球最大稀土绿色冶炼项目开工,稀土、铌、锂等战略资源勘探实现新突破。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加工转化率达到72%,新创建奶业、马铃薯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8个产业强镇,创建数量全国第1,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库、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肉羊产业产值达到千亿级。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全区财政科技支出增长81.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新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6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10位院士、百余位科学家、实现实体化运营,乳业、草业、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取得24项重大研究成果,相继建成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和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浙大—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巴彦淖尔研究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鄂尔多斯新能源学院挂牌成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实施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38项,建设创新联合体70个,在智能矿山机器人、稀土产品制备、飞轮储能等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性成果,蒙科聚科创平台作用显现,全区技术交易合同数增长45.3%、交易额增长17.6%。
四是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针对营商环境问题,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强化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对12345热线诉求解决情况每月排名通报、对落后者进行约谈,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通过热线了解政策、解决问题,全年受理各类诉求641万件、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消和下放自治区级权力事项268项,出让332宗工业用地“标准地”,“帮办代办”实现园区和村级全覆盖,“政务+直播”服务新模式入选国务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典型案例。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清偿拖欠企业账款1293亿元,为企业解决了一批土地厂房产权手续问题,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41亿元,2家企业成功上市,5家企业上榜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区百强民营企业营收总额超过1万亿元。针对国企不强现状,开展“突围”行动,加大治理亏损力度,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0%,包钢集团实现利润53亿元,电力集团全国500强排名上升24位,蒙能集团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新组建交通集团、国贸集团。针对开放活力不足状况,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32条,恢复满洲里口岸中俄团体旅游签证互免、二连浩特口岸8座以下小型车辆通关,满洲里综合保税区贸易额增长近3倍,全区口岸货运量超过1亿吨、刷新全国陆路沿边口岸纪录,到发中欧班列429列、增长73.7%,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8.9%,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48倍,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增长3.2倍,实际使用外资55.8亿元、增长61.5%。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584.2亿元,增长99.8%。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着力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常态化推进“清四乱”,完成滩区770户、1853人迁建和禁种限种年度任务,黄河流域无定河境内段保护治理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1.3万户,“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综合治理成效得到国家肯定,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乌海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9326个待批项目应批尽批,消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累计超40万亩,完成首批22亿元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交易,“半拉子”工程盘活和开发区“大起底”基本完成,农业节水3.7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成碳汇交易量80.5万吨、交易额2709万元,新创建绿色园区4个、绿色工厂67家。
六是有效促进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出台支持文旅产业恢复发展15项措施,同“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开展“百万人互游”,开行阿尔山、呼伦贝尔等重点旅游目的地专列400列、包机700架次,全区接待游客突破2.3亿人次、收入超过3350亿元、均是2019年的1.2倍。获批17个国家级文旅品牌,国家5C、4C级自驾车营地数量居全国第1,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数量居全国第2。“旅游四地”建设成效不断显现,“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呼和浩特跨年夜活动引爆全城,乌兰察布之夜吸引游客500万人次,央视频直播节目《乘着大巴看中国》带火了“天边草原乌拉盖”。一批文艺精品荣获“荷花奖”等47个国家级奖项,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后城咀石城遗址入围中国考古新发现。成功举办全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力筹备全国第十四届冬运会。
七是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比2022年提高0.8个百分点。年初部署的43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城镇新增就业21.87万人。城乡低保、孤儿保障标准均居全国前列。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893所,新增学位7万个;新设职教专业布点327个,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新设本科专业布点20个,建成高校产业学院97个。动态调整236项医疗服务价格、群众就医自付费用平均降低19%,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门诊量增长52%、手术量增长83%。新建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5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200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4个。改造城镇老旧管网2220公里、老旧小区1639个、棚户区1.56万套,建成农村牧区户厕6.2万个、公路5106公里,改造危房4211户,铺设边境地区广电光缆4000公里。启动新一轮偏远地区用电升级工程,着力解决2.4万户偏远农牧户、58个边防哨所用电难问题。新建扩建集中供水工程531处、分散式水源点工程909处,32万农牧民受益。实施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京资进蒙新增150亿元、京师京医援蒙近千人,蒙电入京超200亿度、蒙食进京超200亿元,京蒙互游突破1000万人次,京蒙科技合作项目增长72%。推行信访代办制,建立“代表+委员+法院”民商事纠纷化解机制,严厉打击食品“两超一非”等违法犯罪行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八是从严从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我们深刻汲取“2·22”事故教训,出台实施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35条硬措施和“三管三必须”若干规定,滚动进行3轮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交叉互检,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8%和12.9%。我们把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砸锅卖铁还债,制定落实“1+8”化债方案,通过“四个一批”和化债奖补拿出206亿元支持基层化债,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阿拉善、乌海2个盟市本级和乌拉特前旗、卓资县等8个旗县退出橙色等级。完成保交楼7万套。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认真执行办好两件大事的6部促进条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考国家统编教材科目首次实行“一张卷”,中等职业学校起始年级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系统梳理、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让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知党好、感党恩、跟党走。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加强调查研究、狠抓整改整治,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激发;扎实推进中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督查、自然资源督察、审计监督等发现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按时办复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660件、政协提案737件,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和试点任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落实“七个摒弃”要求,着力整治“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全区各项事业取得的一切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内蒙古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区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主要是一些利好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见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营商环境有不少令人诟病的地方,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酒肉穿肠过”问题没有真正破解,地方化债任务还很艰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尚未消除,安全生产基础不够牢固,民生领域短板亟待补齐,社会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工作中“慢粗虚”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干部思路视野不宽、能力本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会严重制约我区高质量发展,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就难以实现,我们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当前,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很好、机遇难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党中央的关怀支持是我们砥砺前行的最大动力,我们要倍加珍惜、感恩奋进;这两年我区发展列车跑出加速度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倍加努力、不能慢下来;自治区党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形成的赶超争先、快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尤为可贵,我们要乘势而上、再攀新高。
党中央对做好今年工作已作出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工程”,是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作用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精心组织,一项一项跟进落实。
按照自治区党委全会部署,做好今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凝心聚力闯新路、进中游,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左右。这些目标贯彻了党中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重要要求,体现了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的鲜明导向,总体上是积极的、需要奋力一搏。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能好则好、能快则快,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重点要做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政策落地。政策落地工程是自治区党委部署的“六个工程”的头号工程,全区政府系统要把今年作为“政策落实年”,全面推动各项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切实把政策红利变成现实生产力。要用足用好国务院支持意见及各部委配套措施、部区合作协议,用足用好我区享有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等国家战略支持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用足用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新一波利好政策,努力把每一项支持政策都变成实打实、可感可及的举措,把每一个支持事项都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决不能让党中央的支持落空、让宝贵机遇从我们手中滑走。
(二)坚定实施投资带动战略。这两年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投资带动,要保持势头和力度,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9000亿元以上。
紧盯不放抓产业投资。我区4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经全部纳入国家规划,要开足马力、加快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阿特斯光伏、赛盛电子级碳化硅、宝丰煤制烯烃、华为云数据中心等一批千亿级标志性项目,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400个以上,努力让今天的投资加速转化为明天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咬紧牙关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现在各级政府财政压力都很大,但在基础设施补短板上不能松劲,要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各类金融支持工具,创新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力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资不低于1700亿元。建成G5511通辽段、G0616甘海段,实现高速公路东西贯通、盟市互通、重点口岸接通;力争沿边国道G331全线贯通,实施国省干线“断头路”畅通工程700公里,开工建设产业路、旅游路1700公里。加快包银高铁、太锡铁路建设和集通电气化改造,开工临策铁路扩能改造、白阿铁路动车改造项目,力争集大原高铁建成通车,推进鄂榆高铁和海阿铁路改造前期工作。建成呼和浩特新机场航站区、飞行区,稳步推进乌拉盖等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引绰济辽二期、内蒙古支线供水等水网骨干工程建设,争取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治理工程尽快获批、引黄入呼三期工程和乌兰察布中心城区输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实施电力系统强网、外送、联网工程,建成张北至胜利、巴林至奈曼至阜新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工程,全面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新能源接入能力。
招商引资力度不能减、精准度要提上来。聚焦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持续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地区对接合作,开展点对点招商,积极谋划引进一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引进到位资金不低于5500亿元。精心办好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第二届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世界乳业创新峰会、世界草业大会、中国绿色算力大会等全球性、全国性重大活动,打造一批汇聚国际智慧、展示前沿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服务招商引资的一流平台。
(三)想方设法激活消费潜力。充分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大力营造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良好环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生活消费是稳定和扩大消费的“压舱石”,要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充分发挥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提振带动作用,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流光溢彩夜经济,大力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呼和浩特火爆的演唱会和跨年夜、包头的潮盒街区“黄金6小时”、鄂尔多斯的“暖城七点半”、“北京向西一步·乌兰察布之夜”这些已经被消费者认可的活动和品牌要持续做下去。“银发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546万、占常住人口的22.8%,要想办法、下功夫激活这片蓝海,发展医、养、康、护、教、娱、安七位一体养老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多”、从“多”向“优”升级。新型消费是巨大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热点,拓展适老化技术、仿生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应用场景,鼓励发展自营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网络零售额突破700亿元。新市民消费是潜力股,把44.6%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9.6%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就会新增599万新市民,相当于呼包鄂三市的城区总人口,这部分人在城市的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就是庞大的潜在市场。要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性住房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鼓励新市民和随迁家属在城镇落户,全面释放这部分消费潜力。文旅产业是典型的消费经济、富民产业,去年我区旅游人次达到2.3亿,今年力争突破2.5亿,要紧紧围绕这2.5亿游客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创建一批5A级景区,打造好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擦亮“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四地”建设,让游客游得自在、玩得惬意。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加快推进红山文化、万里茶道申遗和西辽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实施北疆文创工程,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龙头,再推出一批像《骑兵》、《千古马颂》、《马铃摇响幸福歌》这样的文艺创作精品,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让党的关怀和声音传遍北疆大地。“十四冬”开幕在即,要举全区之力办好赛事,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借势推动冰雪产业做起来,让游客尽情享受冰雪带来的快乐,为冬日旅游注入源源不断的暖流。
(四)以非常之举推进科技创新。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重视科技创新,越要跳出老套路,敢于打破常规,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科技创新首先要舍得投入。严格落实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打造有利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勇于创新的良好生态。要着力抓好科技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发挥政府性基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让科技创新“种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
集中资源力量建强用好科创平台。要壮大“国家队”,全力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稀土新材料和草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培育草原家畜育种、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要做强“地方队”,自治区实验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牧业科学院、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机构要敢闯敢试,壮大科研力量,取得过硬成果;蒙科聚平台要发挥“聚合”作用、释放“聚变”效应,把企业、高校、院所的手牵在一起,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汇聚起来。特别要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找准点位、找好团队、找对模式,聚焦氢能、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积极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建立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动机制,竭尽全力在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全力支持企业当好创新主力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0家。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科技评价、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验证平台,推行“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模式,开展专利转化应用专项行动,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拿出招商引资的劲头招才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既可“筑巢引得凤凰来”、也可“天高任鸟飞”,打造好自治区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科创飞地,鼓励支持地方和企业在先进地区建设人才飞地,推广伊利集团欧洲研发中心、鄂尔多斯集团上海研发中心等模式,加快与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双向飞地”。
(五)精心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聚焦“两个基地”、发挥“三大优势”,推动农牧业上水平、工业挑大梁、新能源唱主角、现代服务业促升级。
农牧业要锚定打造现代化大产业、建设产业强区目标发力。树牢大农业观,在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推动农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要促进农牧业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变。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推进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谋划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庭院经济,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国家盐碱地改造综合利用试点,支持兴安盟现代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850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900万亩,新建设施农业24万亩,提升改造规模化养殖场200个,力争再创丰收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内蒙古力量。要壮大提升重点产业链。着力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度,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力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奶业重点要加快奶酪等固态乳制品精深加工和地方特色乳制品提档升级,打造“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的全产业链升级版;玉米重点要延伸发展色氨酸、精氨酸、黄原胶等高附加值产品;肉羊肉牛重点要解决好活畜外流、加工不足等问题,变卖“肉羊肉牛”为卖“羊肉牛肉”;饲草重点要强化产业链衔接,推进为养而种、种养结合,提高草种质量和优质饲草自给能力;羊绒重点要实施绒山羊保种工程,狠抓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马铃薯重点要加强良繁基地建设,提升淀粉、预制菜、休闲食品等研发加工能力。要做优绿色生态的“蒙”字标品牌。唱响“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让更多品牌叫得响、立得住、能赢人、可长久,让来自大草原的好味道香飘万里、誉满全球。
工业要围绕率先“进中游”目标锻长板、补短板、壮集群、强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以先进制造业带动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新型工业化“1+7”政策体系,资金重点向产业创新、制造业发展倾斜。锻长板,就是要锚定“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目标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开发要扩量提速,消纳要破解瓶颈、坚决防止大规模弃风弃光,新型电力系统要加快构建,绿电绿证交易要全面推开,新能源装备制造要加力提效、量质齐升。新能源全产业链要力争完成投资3000亿元,新增装机规模4000万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实现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的目标,力争新能源装机新增规模、在建规模、总体规模保持全国第1,总之全国新能源头把交椅不能丢。补短板,就是要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未来产业“星火燎原”。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是我区发展的家底,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产业,决不能做小做丢,更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打好“绿电牌”,“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推动耦合发展、绿电替代,打造更多低碳、零碳园区,吸引集聚更多先进高载能产业落户我区。支持乌海建设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要加快找矿突破,坚持“大矿快开、富矿精开”,推动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百万吨千亿级起步、产业全链条集群式发展。支持赤峰、锡林郭勒争取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试点。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我区塑造新优势、打造新引擎的关键所在,必须积极抢滩布局,率先在一两个点位上取得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要把握发展趋势、瞄准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攻关,深入推进融合集群发展,尽快把规模做起来、比重提上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围绕京津冀庞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提供有力可靠绿色算力保障,力争智算规模突破2万P。未来产业要聚焦低碳能源、前沿材料、未来网络、空天、生命与健康等五大领域和新型储能、氢能、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效催化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算力网络、卫星通信导航、生物育种等八大方向,前瞻谋划、卡准点位、务求突破。支持呼和浩特建设航天经济开发区,打造国家级示范基地。壮集群,就是要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集中力量打造乳制品世界级集群,稀土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硅晶新材料及光伏制造3个国家级集群,风电装备、氢能制造、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合金材料等9个自治区级集群,推动优质企业、资源要素、创新人才等成龙配套,引领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强支撑,就是要推动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加大引企入园、扶企强园力度,重点支持落地项目多、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投资强度高的园区提档升级;围绕链主企业强化全方位服务、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招引,让更多上下游的合作商、供应商集聚园区,化点为珠、串珠成链。
现代服务业要提速发展、提升质量。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定制服务、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态,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做强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支持首府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支持呼伦贝尔建设工业品耐冷测试基地。新能源运维服务业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我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5亿千瓦,要大力发展智慧检修、精细管控、设备优化等服务产业,培育专业服务商,努力成为全国新能源运维产业的“领头羊”。物流仓储运输业潜力巨大,要立足我区生产大宗商品多、大进大出多、长距离运输多的实际,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本土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加快推进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既要把企业扶起来、业态做起来,又要把就业带起来、收入提上来。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要紧紧抓住金融业迎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下大气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畅通项目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五大任务、“六个工程”的支持力度,整合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集中力量打造呼和浩特区域性金融中心,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天骏计划”,全力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多元化融资,增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现在的内蒙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转变观念、优化环境上要敢作敢为。我区现在发展态势良好,赢得社会上不少赞誉,但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转变观念上再下功夫。要勇于对标全国一流,大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能做到的,我们也应该做到,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打响“投资内蒙古”品牌。自治区党委提出诚信建设工程,各级政府要带头讲诚信、一诺千金,坚决纠治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惠企政策不落地等行为,在内蒙古办事情要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上项目要有“承诺制+全代办”的优质服务、对未来要有“新官也理旧账”的稳定预期,让安商亲商富商在北疆大地变成生动的现实。要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版方案,加快全区一体化数据平台建设,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服务套餐,新增“全区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50项;充实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业务骨干和代办服务力量,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在支持企业发展上要勇于担当。支持各类企业在内蒙古蓬勃发展是各级政府职责所在,无论是国企、民企、外企,遇到困难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帮助,遇到问题我们都要实实在在解决。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围”行动,推动包钢、电力、蒙能、交通、森工、国贸、林草、文旅等骨干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地矿、煤勘、有色3家企业改革重组,统筹推进盟市、旗县国企改革,建立亏损企业退出机制,让更多国企焕发新活力、提高竞争力。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民企要和国企一样对待,顶格落实各项政策,政府采购拿出一定比例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对拖欠的民营企业账款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进行清偿,集中清理一批久拖不决涉企案件,努力让拥有好技术、好产品的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力争新设经营主体30万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
以更大魄力推进开放。以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契机,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为重点,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把自贸区创建工程作为今年开放工作的头等大事,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基础性改革事项和高水平开放举措,全力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开行中欧班列扩容提质,加快建设满洲里、二连浩特中欧班列基地和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打造智慧海关、智慧口岸,力争始发班列总量增长10%以上。下大力气持续解决“酒肉穿肠过”问题,积极发展铜、铁、煤、木材、粮食等主要进口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获批,支持满洲里、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建设,支持阿拉善进口煤炭储配交易基地建设;深入开展“蒙商丝路行”等活动,大力推动“蒙品出境”,力争外贸规模突破2100亿元、增长10%以上。我区虽沿边,但不沿海,实现更大范围的开放必须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合作,加快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携手东三省推进全面振兴,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互动,支持赤峰与锦州港深度合作,推动陆港联动迈出新步伐。
(七)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建设好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我们必须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要着力构建全要素全方位生态治理格局,深入实施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好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以主力先锋姿态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早准备早部署,开春就开战,确保年内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758万亩、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完成549万亩、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完成131万亩。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积极推广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支持鄂尔多斯建设“光伏长城”,推进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既治了沙、又发了绿电、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赢”,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要全流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守护好母亲河。加强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巩固“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综合治理成效,启动水库清淤试点,抓好矿区生态修复,建设更多绿色矿山,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大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化拓展“五个大起底”,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4.6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2万亩。推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力争试点旗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降到10%以下。水资源是我区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要“一盟(市)一策”推进科学节水,分类抓好农业、工业和城镇节水,全力解决“浇白地”、“大水漫灌”等问题,支持通辽、巴彦淖尔打造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示范区。“变废为宝”我区大有文章可做,要一手抓粉煤灰、煤矸石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转化利用,一手抓退役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支持包头风电退役装备资源化再利用示范区、鄂尔多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基地、锡林郭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化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先进技术示范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努力把碳汇交易这笔“大买卖”做起来,深入实施林草碳汇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参与国家碳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等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衍生出更多优质碳汇产品。
(八)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支持呼包同城化60条落地,以呼包同城化带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加快发展,让呼包鄂乌真正成为引领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呼和浩特作为首府,要真正“强起来”、“首起来”,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打造总部经济基地,建设“世界乳都”。包头作为老工业基地,要加快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鄂尔多斯要当好自治区发展的顶梁柱、排头兵,建设好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高地。乌兰察布要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铁合金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边腹联动枢纽经济。赤峰、通辽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珍惜机遇、主动作为,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壮大绿氢、绿氨、绿醇等产业,通过“双子星”的快速发展,带动蒙东地区跑出全面振兴发展加速度。赤峰要做实“有色金属之乡”,大力发展绿色锂基铝基新材料产业。通辽要加快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九)民生事始终是要事、必须办实办好。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自治区党委部署的民生工作硬任务,要全面梳理所有保障标准,低于国家规定的要提上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要建立稳定的自然增长机制。今年我们接续推出33件民生实事,必须办一件成一件,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温暖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要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管网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燃气、供热、供排水管网改造1500公里和老旧小区改造1185个,启动城中村、城边村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城区集中供热改造,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认真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防沙治沙等重大项目,要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增加收入。制定更加务实政策,让更多大学生来到内蒙古、留在内蒙古就业创业。强化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保障。各盟市要加快建设一批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方便群众就业。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学前教育要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改善126所幼儿园、578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每个旗县至少办好一所优质高中。高校要树立雄心壮志,锚定一流标准,打造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围绕稀土、乳业、能源、先进制造与教育部共建高等研究院,建设好生物、生态、草学、冶金新材料等优势特色学科,打造好23个现代产业学院、6个专业特色学院、2个未来技术学院,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专业技能人才。加快建设内蒙古职教园区,支持呼伦贝尔发展冰雪职业教育,全区职业教育“工匠班”、“订单班”在培学生达到3万人以上,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50家。继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足球进校园、冰雪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好教育关键在好校长、好老师,要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以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为契机、吸引更多京师来到内蒙古,采取非常之举、面向全国引进更多优秀教师,让内蒙古的孩子享受到更好教育。
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群众的热切期盼。要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拓展蒙辽、蒙沪医疗合作,建设好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个自治区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包头、赤峰、乌海3个国家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推动多层次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强中(蒙)医医疗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支持各地开设特需门诊、特需病房,选配好院长、培养好大夫,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
让“一老一小”得到更多呵护关爱。深入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机构养老服务升级、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扩面、养老服务综合保障强基4项工程,开工建设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7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500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3万户。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婴幼儿托位1.5万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让农牧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完成2022户偏远农牧户电网延伸通电工程和2万户偏远农牧户、40个边防哨所新能源通电升级工程,实现全区行政村通电全覆盖。推进人口相对集中行政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力争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过80%,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超过50%。
(十)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当好首都“护城河”。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全力构建高水平北疆安全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启动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从零开始补课,抓牢抓实一线,突出重点领域和环节,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责任,坚决防范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大力度推进矿山、危化品和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完善应急管理和物资保障体系,开展全要素全流程实战演练,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坚持“减存遏增”全力化解政府债务,落实“1+8”化债方案,采取贴息一批、清零一批、退出一批、纾困一批的措施,继续支持基层化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完成2.5万套保交楼任务。深入开展地方法人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攻坚战、高风险机构歼灭战、边缘高风险机构阻击战,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总结推广乌审旗“三分吸附法”,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深化平安内蒙古建设,健全“大数据+网格化”等基层治理平台,解决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织密食药安全防线,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守护好群众的幸福安康。
各位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各级政府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自治区党委制定了《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我们要认认真真落实到位,始终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在“七个作模范”上体现担当作为,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我们内蒙古的干部群众尤其要深刻认识到,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要作贡献。有一首歌从50年代流传至今,“一棵树呀万朵花,各族人民是一家,永远跟着共产党,千年万载不分家”,这就是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写照,也是各族草原儿女的共同心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各级政府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当好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政府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依法履职,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审计、财政、统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真抓实干,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定下来的事就紧抓快办,能往前赶就往前赶,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坚决不搞那些虚头巴脑、投机取巧、数据造假的东西,坚决不做那些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竭泽而渔的事情。要干净廉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习惯过紧日子,动真碰硬纠治“四风”,坚决整治“三多三少三慢”和“慢粗虚”作风顽疾,开短会、讲短话,发有实质性举措的文件,开展解决问题的调研,真正为基层减负。
各位代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带领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
附件1
自治区2024年33件民生实事清单
一、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方面5件
1.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万人(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新增残疾人就业8000人以上(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3.组织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1万名、家庭教育指导者1万名(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4.持续深化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农牧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为农牧户提供全链条、全环节农牧业社会化专业服务,新增服务面积200万亩(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农牧厅)。
二、加强社会保障方面11件
6.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9万人(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7.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起付线由统一的1000元分别降到500元、300元、200元,退休人员分别降到300元、200元、50元;新建3176个嘎查村医保服务点、实现全覆盖(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医疗保障局)。
8.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3万户,开工建设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7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500个,拓展提升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功能200个,新增老年助餐点1200个(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民政厅)。
9.新增婴幼儿托位1.5万个,全区每个旗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公办托育服务机构(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10.建立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基本关爱服务清单,新建改建县级(不包括市辖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7个、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93%(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民政厅)。
11.新建儿童(护童)之家50个,实现边境、边远旗县全覆盖(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12.为6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6500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13.实现农村牧区和城镇低保家庭适龄妇女“两癌”应筛尽筛、应查尽查,新增宫颈癌九价疫苗100万人份,扩大适龄女性接种覆盖范围,实现愿接尽接(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确诊“两癌”妇女给予每人1万元救助(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14.为低收入困难家庭和边境旗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3500例以上(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红十字会、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15.为边境地区低收入困难家庭免费实施膝髋关节置换手术200例以上(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红十字会)。
16.完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6万人、普及性培训20万人次(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红十字会)。
三、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方面6件
17.建设自治区级名校长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各30个,选派1000名以上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开展支教帮扶(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
18.建设好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个自治区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包头、赤峰、乌海3个国家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19.在6个安宁疗护试点盟市每个旗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组织“乌兰牧骑演出万村行”,为各族群众提供文艺演出和基层服务1万场次以上(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1.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套餐13个,开通12345热线挪车服务功能,新增“全区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50项,打造标杆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24个、标准化工业园区政务服务站10个(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22.打造100个公安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和100个“一站式政务服务”公安派出所(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公安厅)。
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方面11件
23.实施温暖工程,改造供热管道420公里(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农牧民落实320万吨以上冬季取暖用煤,为集中供热企业落实1600万吨以上保供用煤,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能源局)。
24.改造供排水老旧管道870公里、燃气管道210公里,新增停车泊位供给3万个(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5.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85个、城市危旧房1500套、农村牧区危房3419户(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6.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69万套,为2万户城镇住房保障家庭发放租赁补贴(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7.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20个、群众滑冰场28个、“乒乓球进社区”项目150个(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体育局)。
28.完成100个人口1000人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完成4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0个人口3000人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9.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270处、分散式供水工程900处(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
30.新建农村牧区户厕5.5万个(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农牧厅)。
31.建设标准化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5000个(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32.完成2022户偏远农牧户电网延伸通电工程和2万户偏远农牧户、40个边防哨所新能源通电升级工程;实施650个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2万个充电桩(站)配套接网改造(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电力集团、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
33.开工建设农村牧区公路5000公里(牵头责任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附件2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一规划三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
蒙科聚科创平台:集成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的创新驱动平台(www.mengkeju.com)。
“清四乱”:清理整治危及行洪安全、影响河湖健康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
“旅游四地”:打造自驾游首选地、露营游佳选地、度假游必选地、康养游优选地。
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医疗倍增计划、农畜产品销售倍增计划、旅游倍增计划、产业合作倍增计划、科技创新倍增计划。
“代表+委员+法院”民商事纠纷化解机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政协和高级人民法院搭建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民商事纠纷化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食品“两超一非”:食品生产环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办好两件大事的6部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
“七个摒弃”: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发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做法、“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
“六个工程”: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自贸区创建工程。
4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南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
“三大优势”:能源产业优势、战略资源优势、农牧业优势。
“天骏计划”:服务企业上市计划,通过动态挖掘筛选上市后备企业,实施“企业主动、政府推动、机构带动、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梯次,构建“种苗子、选苗子、育苗子、送苗子”格局。
“三分吸附法”:乌审旗创造的完善基层治理经验做法,“三分”指小矛盾即知即调、复杂事项分流分调、疑难案件联管联调;“吸附”指将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实现群众不上行、问题不出旗、矛盾不上交。
“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
“七个作模范”: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上作模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在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模范,在边疆民族地区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作模范,在兴边稳边固边上作模范,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在弘扬新风正气上作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