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 2022-12-19 15:32
来源:共产党员网
朗读
【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廷·巴特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组织部组织制作了37集电视系列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宣传介绍二十大代表特别是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的先进事迹,生动展现代表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即日起,“内蒙古退役军人”将开设专栏,对电视系列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进行展播,敬请收看!

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要充分利用本单位自有媒体,做好该系列片的转载转播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收看,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学习先进、争做先进。

廷·巴特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萨如拉图雅嘎查,过去是廷·巴特尔下乡的地方,现在是他生活了快50年的家乡。那弯弯曲曲的河道在廷·巴特尔眼中,就像是家乡的“乡”字。

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的儿子,下乡头一年就赶上了白(雪)灾,粮食紧缺。因为廷·巴特尔负责清除积雪更需要体力,牧民就把自己家孩子的口粮留给了他。之后的日子里,放牧、钉马掌、做蒙古袍……牧民们手把手教会了廷·巴特尔在牧区生活的手艺。在一天天的相处中,萨如拉图雅嘎查也成了廷·巴特尔想留下来生活的家乡,之后他一次次放弃返城的机会,是几十名知青中唯一扎根牧区50年的人。

1983年,锡林郭勒盟开始推行草畜双承包制的时候,嘎查草场平均植被盖度只有不到30%。当时面前的小河由于泥沙沉积,一到春天涨水就泛滥,分草场时,大伙儿都不想要这片挨着小河的草场。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把这片草场留给了自己。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片本来就半沙漠化的草原上羊群的数量翻了十倍,脆弱的草场承载不了,严重沙化。时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急了,挨家挨户劝大伙儿稳羊增牛,保护草原。可大伙儿习惯了养羊,都不愿意先尝试。怎么办?党员带头。廷·巴特尔率先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在自家草场上划区轮牧来养牛,还自创了“蹄腿理论”,用蹄腿的数量向牧民说明稳羊增牛的意义。

到2005年,廷·巴特尔家养不到50头牛的收入就赶上了嘎查里的养羊大户,家门前的小河也不再泛滥。那一年,嘎查里养羊最多的大户也终于开始稳羊增牛了。

生态涵养和绿色发展也回馈了廷·巴特尔的家乡。在他的带领下,萨如拉图雅嘎查的沙梁上种植了黄柳和沙棘,还建起了风干肉加工、鲜马奶加工等产业项目,嘎查人均年纯收入从1983年的4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超过2万元。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85%以上,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在锡林郭勒草原不断筑牢。

list
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廷·巴特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发布时间: 2022-12-19 15:32   |  来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  分享到: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组织部组织制作了37集电视系列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宣传介绍二十大代表特别是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的先进事迹,生动展现代表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即日起,“内蒙古退役军人”将开设专栏,对电视系列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进行展播,敬请收看!

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要充分利用本单位自有媒体,做好该系列片的转载转播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收看,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学习先进、争做先进。

廷·巴特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萨如拉图雅嘎查,过去是廷·巴特尔下乡的地方,现在是他生活了快50年的家乡。那弯弯曲曲的河道在廷·巴特尔眼中,就像是家乡的“乡”字。

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的儿子,下乡头一年就赶上了白(雪)灾,粮食紧缺。因为廷·巴特尔负责清除积雪更需要体力,牧民就把自己家孩子的口粮留给了他。之后的日子里,放牧、钉马掌、做蒙古袍……牧民们手把手教会了廷·巴特尔在牧区生活的手艺。在一天天的相处中,萨如拉图雅嘎查也成了廷·巴特尔想留下来生活的家乡,之后他一次次放弃返城的机会,是几十名知青中唯一扎根牧区50年的人。

1983年,锡林郭勒盟开始推行草畜双承包制的时候,嘎查草场平均植被盖度只有不到30%。当时面前的小河由于泥沙沉积,一到春天涨水就泛滥,分草场时,大伙儿都不想要这片挨着小河的草场。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把这片草场留给了自己。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片本来就半沙漠化的草原上羊群的数量翻了十倍,脆弱的草场承载不了,严重沙化。时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急了,挨家挨户劝大伙儿稳羊增牛,保护草原。可大伙儿习惯了养羊,都不愿意先尝试。怎么办?党员带头。廷·巴特尔率先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在自家草场上划区轮牧来养牛,还自创了“蹄腿理论”,用蹄腿的数量向牧民说明稳羊增牛的意义。

到2005年,廷·巴特尔家养不到50头牛的收入就赶上了嘎查里的养羊大户,家门前的小河也不再泛滥。那一年,嘎查里养羊最多的大户也终于开始稳羊增牛了。

生态涵养和绿色发展也回馈了廷·巴特尔的家乡。在他的带领下,萨如拉图雅嘎查的沙梁上种植了黄柳和沙棘,还建起了风干肉加工、鲜马奶加工等产业项目,嘎查人均年纯收入从1983年的4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超过2万元。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85%以上,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在锡林郭勒草原不断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