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组织部组织制作了37集电视系列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宣传介绍二十大代表特别是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的先进事迹,生动展现代表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即日起,“内蒙古退役军人”将开设专栏,对电视系列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进行展播,敬请收看!
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要充分利用本单位自有媒体,做好该系列片的转载转播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收看,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学习先进、争做先进。
刘秀祥:大山深处的筑梦人
他叫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一名教师。从教以来,他始终把家访作为工作的“必修课”,不断走进学生的家里,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相信读书的力量。
他走遍望谟县的村村寨寨,骑坏了8辆摩托车,被拒绝过、被狗咬过、摔伤过,但他从未放弃。
2001年,刘秀祥带着失去生活能力的母亲去县城求学,放学捡废品,周末打零工。面对异常艰难的生活困境,他没有气馁,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他要靠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当他面对大城市企业给出的优厚待遇时,却选择了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他深知,家乡的孩子们更需要他。
初掌教鞭时,望谟县还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每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只有70余人。
十年来,在刘秀祥的努力下,1836名学生回到了校园。
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在刘秀祥的坚持下,家长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更多的孩子回到了校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感召下,逐渐汇聚了在大山里办教育的强大力量。
2022年,望谟县2420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录取从2012年的70人上升到现在的1302人,很多人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