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 2022-11-16 22:32
来源: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朗读
赤峰市:若有战,召必回!退役军人贡献抗疫力量

9月3日,疫情突然来袭,全市紧急进入静默状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面前,赤峰市广大退役军人挺身而出,重上战场,他们深入疫情第一线,协助社区开展了秩序维护、消毒消杀等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力量。

任永和,1998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转业。2019年,他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八一”军事日代表赤峰市红山区武装部参加特种枪械表演,被评为优秀民兵。退伍之后,他自己经营了一家办公用品店,疫情爆发后,任永和带领救援队人员在红山区昭乌达小区核酸检测中负责维持秩序。在防控人员少、任务重、耗时长的情况下,他又兼顾起了重点区域的消毒消杀、物资保障等工作,有效保障了昭乌达社区采样点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开展。在这段时间里,“你先休息吧,我去。”“你去喝水吧,我先盯着!”……这样的话也成为了他的口头禅。任永和患有血压病,犯病的时候,他晚上打吊瓶,第二天一大早依旧跟战友奋战在一线。他说,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这是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孙涛,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转业。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但在小区核酸采样点秩序维持上,每地遇到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他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热情地帮助他们引导、扫码和交待注意事项。遇到老人买米、面行动不便时,他会主动帮助他们送到家门口。日常生活中,他本来经营一家粮油门市,但他放弃了很多保供送货的时间,来昭乌达小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燕强,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转业。服役期间,他是一名通讯员,负责连队的上传下达工作。退役后,他是一名货车经营者。疫情来袭,赵燕强除了协助社区维持秩序以外,又主动承担起了消杀任务。他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防护面罩,背着30多斤的迷雾机,对小区每个角落进行全面消杀,保证不放过任何死角。一天下来,肩膀勒出了一道道又深又红的印子,两只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两条腿经常剧烈地抖动,但他仍然无怨无悔,不管每天有多累,第二天一早就会准时出现在核酸检测点。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广大退役军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喊出最有力的口号,也是刻进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生动地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优秀品质,也是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最好传承。

list
盟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盟市动态
赤峰市:若有战,召必回!退役军人贡献抗疫力量
发布时间: 2022-11-16 22:32   |  来源: 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打印   |  分享到:

9月3日,疫情突然来袭,全市紧急进入静默状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面前,赤峰市广大退役军人挺身而出,重上战场,他们深入疫情第一线,协助社区开展了秩序维护、消毒消杀等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力量。

任永和,1998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转业。2019年,他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八一”军事日代表赤峰市红山区武装部参加特种枪械表演,被评为优秀民兵。退伍之后,他自己经营了一家办公用品店,疫情爆发后,任永和带领救援队人员在红山区昭乌达小区核酸检测中负责维持秩序。在防控人员少、任务重、耗时长的情况下,他又兼顾起了重点区域的消毒消杀、物资保障等工作,有效保障了昭乌达社区采样点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开展。在这段时间里,“你先休息吧,我去。”“你去喝水吧,我先盯着!”……这样的话也成为了他的口头禅。任永和患有血压病,犯病的时候,他晚上打吊瓶,第二天一大早依旧跟战友奋战在一线。他说,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这是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孙涛,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转业。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但在小区核酸采样点秩序维持上,每地遇到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他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热情地帮助他们引导、扫码和交待注意事项。遇到老人买米、面行动不便时,他会主动帮助他们送到家门口。日常生活中,他本来经营一家粮油门市,但他放弃了很多保供送货的时间,来昭乌达小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燕强,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转业。服役期间,他是一名通讯员,负责连队的上传下达工作。退役后,他是一名货车经营者。疫情来袭,赵燕强除了协助社区维持秩序以外,又主动承担起了消杀任务。他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防护面罩,背着30多斤的迷雾机,对小区每个角落进行全面消杀,保证不放过任何死角。一天下来,肩膀勒出了一道道又深又红的印子,两只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两条腿经常剧烈地抖动,但他仍然无怨无悔,不管每天有多累,第二天一早就会准时出现在核酸检测点。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广大退役军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喊出最有力的口号,也是刻进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生动地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优秀品质,也是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