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 2022-08-11 17:13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朗读
退伍不褪色 无定河畔映江红

手握钢枪,卫家保国;褪下戎装,建设家乡。作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无定河镇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光荣传统,弘扬优良品格,以“时不我待,时不我与”的精神投入到全镇各项工作中。

创业点缀产业图

2014年,连续两年“优秀士兵”载誉而归,孙海珠盘算着在家乡干一番事业。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海珠认识到了滴灌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在当时的无定河镇,滴灌带生产行业尚属空白,但旗镇两级对于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让孙海珠意识到了这个农业辅助行业的前景。创业初期的艰辛没有难倒军营历练出的踏实肯干,2015年11月,在父子二人坚持不懈的试验和调整中,乌审旗海珠节水灌溉加工厂第一卷符合标准要求的滴灌带终于下线,更高的生产标准,更符合地区情况的生产配方,再加上全家人在当地经商多年的口碑,让孙海珠的产品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成为周边村民的首选。2021年,在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建议和推动下,孙海珠的滴灌带生产厂成功纳入乌审旗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全镇范围内的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滴灌带。

鼓励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解决退役军人创业难题,以党委政府政策导向为准绳,紧盯退役军人发展意愿,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了党委政府和退役军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动员退役军人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专项培训、组织带领退役军人到先进地区学习发展经验,无定河镇聚焦退役军人实用技能短板,围绕乡村振兴缺口,不断培育和孵化退役军人创业成果,以“绿创业”点缀全镇产业蓝图。

担当筑牢防疫线

“你好,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王窑湾疫情检查站,请出示您的行程卡、核酸结果,并扫码登记。”在无定河镇王窑湾村的省界疫情检查点,志愿者哈斯布勒达的一身迷彩绿成为“大白”中最亮眼的一个。转天,检查点的志愿者换成了哈斯布勒达的妻子,同样标准的流程,同样流畅的动作。对此,哈斯布勒达说:“我们协会在这边的志愿者只有4个人,没法轮班,只能把媳妇也算进来。”

无定河镇辖区内有两个省界检查点,王窑湾检查点位于出省大通道S215线,车流量大,工作压力重。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主动与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联系“乌审旗迷彩志愿服务协会”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回想起当初接到任务时的心情,哈斯布勒达毫不犹豫说出了四个字,“义无反顾”。军营学到的责任与担当让他“义无反顾”的站好每一班岗,也让他“义无反顾”的说服妻子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而正是一份份“我的家我来守”的担当,成为无定河镇筑牢鄂尔多斯南部疫情防控阵线最强有力的“外援”。

堡垒映衬党旗红

从炮兵到政府干部,再从执法人员到河南社区党支部书记,思兵兵的岗位和身份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他憨厚外表下“令行禁止”的果敢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到任一年的时间,在这个退役军人带领下,群众反响较为强烈的水、电、气、暖等社区建设薄弱环节均得到显著加强。如今,一个更加团结,更加奋进的河南社区班子,正成为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依托。

在2021年的嘎查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中,崛起的一股力量不得不让人瞩目,这些退役军人的加入,极大激活了群众竞争的一池春水,也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退役军人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一年来,最终成功当选并进入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退役军人,一方面用他们的“高标准”影响整个班子的工作作风,激励班子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也用他们的“严执行”促使镇各项重点工作不打折扣的在当地得到妥善落实。“比学赶超”蔚然成风,“马上就办”成为常态,退役军人身上尚未褪色的那抹绿,成就了整个班子“迎难而上”的战斗意志,一个个“对党忠诚”“服从命令”的堡垒汇聚在党旗引领下,更显得旗帜鲜红。

在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角,一面名为“优秀退役军人风采”的展示墙静静讲述着属于无定河镇退役军人的荣光。这其中,有种养殖大户,也有战斗英雄,有从政多年的离休干部,也有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这面墙诉说着历史,记录着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那是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投身时代浪潮、奋勇建设家乡的光辉岁月。这面墙也期待着未来,留下的空相框在每个前来参观的退役军人心中埋下了种子,那是一颗颗新绿,正在激荡着一颗颗不甘平凡的红心,继续为无定河镇的发展贡献力量。

list
盟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盟市动态
退伍不褪色 无定河畔映江红
发布时间: 2022-08-11 17:13   |  来源: 中国县域经济报
打印   |  分享到:

手握钢枪,卫家保国;褪下戎装,建设家乡。作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无定河镇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光荣传统,弘扬优良品格,以“时不我待,时不我与”的精神投入到全镇各项工作中。

创业点缀产业图

2014年,连续两年“优秀士兵”载誉而归,孙海珠盘算着在家乡干一番事业。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海珠认识到了滴灌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在当时的无定河镇,滴灌带生产行业尚属空白,但旗镇两级对于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让孙海珠意识到了这个农业辅助行业的前景。创业初期的艰辛没有难倒军营历练出的踏实肯干,2015年11月,在父子二人坚持不懈的试验和调整中,乌审旗海珠节水灌溉加工厂第一卷符合标准要求的滴灌带终于下线,更高的生产标准,更符合地区情况的生产配方,再加上全家人在当地经商多年的口碑,让孙海珠的产品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成为周边村民的首选。2021年,在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建议和推动下,孙海珠的滴灌带生产厂成功纳入乌审旗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全镇范围内的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滴灌带。

鼓励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解决退役军人创业难题,以党委政府政策导向为准绳,紧盯退役军人发展意愿,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了党委政府和退役军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动员退役军人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专项培训、组织带领退役军人到先进地区学习发展经验,无定河镇聚焦退役军人实用技能短板,围绕乡村振兴缺口,不断培育和孵化退役军人创业成果,以“绿创业”点缀全镇产业蓝图。

担当筑牢防疫线

“你好,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王窑湾疫情检查站,请出示您的行程卡、核酸结果,并扫码登记。”在无定河镇王窑湾村的省界疫情检查点,志愿者哈斯布勒达的一身迷彩绿成为“大白”中最亮眼的一个。转天,检查点的志愿者换成了哈斯布勒达的妻子,同样标准的流程,同样流畅的动作。对此,哈斯布勒达说:“我们协会在这边的志愿者只有4个人,没法轮班,只能把媳妇也算进来。”

无定河镇辖区内有两个省界检查点,王窑湾检查点位于出省大通道S215线,车流量大,工作压力重。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主动与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联系“乌审旗迷彩志愿服务协会”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回想起当初接到任务时的心情,哈斯布勒达毫不犹豫说出了四个字,“义无反顾”。军营学到的责任与担当让他“义无反顾”的站好每一班岗,也让他“义无反顾”的说服妻子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而正是一份份“我的家我来守”的担当,成为无定河镇筑牢鄂尔多斯南部疫情防控阵线最强有力的“外援”。

堡垒映衬党旗红

从炮兵到政府干部,再从执法人员到河南社区党支部书记,思兵兵的岗位和身份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他憨厚外表下“令行禁止”的果敢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到任一年的时间,在这个退役军人带领下,群众反响较为强烈的水、电、气、暖等社区建设薄弱环节均得到显著加强。如今,一个更加团结,更加奋进的河南社区班子,正成为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依托。

在2021年的嘎查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中,崛起的一股力量不得不让人瞩目,这些退役军人的加入,极大激活了群众竞争的一池春水,也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退役军人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一年来,最终成功当选并进入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退役军人,一方面用他们的“高标准”影响整个班子的工作作风,激励班子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也用他们的“严执行”促使镇各项重点工作不打折扣的在当地得到妥善落实。“比学赶超”蔚然成风,“马上就办”成为常态,退役军人身上尚未褪色的那抹绿,成就了整个班子“迎难而上”的战斗意志,一个个“对党忠诚”“服从命令”的堡垒汇聚在党旗引领下,更显得旗帜鲜红。

在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角,一面名为“优秀退役军人风采”的展示墙静静讲述着属于无定河镇退役军人的荣光。这其中,有种养殖大户,也有战斗英雄,有从政多年的离休干部,也有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这面墙诉说着历史,记录着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那是无定河镇退役军人投身时代浪潮、奋勇建设家乡的光辉岁月。这面墙也期待着未来,留下的空相框在每个前来参观的退役军人心中埋下了种子,那是一颗颗新绿,正在激荡着一颗颗不甘平凡的红心,继续为无定河镇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