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 2020-10-28 15:36
来源:今日乌拉特后旗
朗读
巴彦淖尔91岁老兵回忆抗美援朝:战机沿头顶飞过,子弹从身边扫过
  1930年,张增起出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张增起年幼时,父母就双双去世了,从小由姥姥和舅舅抚养长大。18岁时,张增起遇上国民党抓兵,考虑到舅舅还需要照顾一家老小,便离开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代替舅舅入了伍,开始了军旅生涯。

  1947年,在经过3个月的入伍短训后,张增起在班长的带领下,勇敢地带上国民党军队的武器和班里的9个人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他被编入第66军197师589团21营重机枪连。随后还参加了解放战争,曾先后参与的战斗大大小小有20多次,解放的地方有30多个。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表现突出,张增起被提拔为重机枪连连长,在1948年5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在接受检阅的1.64万余名官兵中,就有张增起的身影。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张增起随部队入朝参战。
  在张增起老人的讲述中,几次战争的片段依旧历历在目。

  1953年夏季,金城战役打响了,这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当时,战斗异常激烈,张增起冒着敌人的炮火越过美军封锁线,把紧急命令及时送到了前沿阵地。但在返回时却被美军哨兵发现,枪林弹雨中,战马不幸被击中,他也身负重伤。为了使情报不外泄,张增起将带回来的情报吞进了肚子里,保守了重要情报机密。
  “打仗哪有不牺牲的,你不牺牲,他不牺牲,还有我们这个国家吗?”张增起老人说。
  还有一次,部队从恒城转战至金水桥时,突然遭到美军的飞机轰炸,在千钧一发之际,张增起将战友推倒在桥下,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抵挡子弹,结果身负重伤昏迷不醒,被送往丹东医院救治,后被转入八道沟镇的百姓家养伤,但伤势恢复后,他还是奔赴了战场。说起这些战斗的经历,想起曾经一起奋战在战场却已经牺牲的战友们,张增起老人不禁眼眶泛红,他说:“美军的飞机大炮对我们狂轰滥炸,我都不怕,没流一滴泪,但是看到我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哭了,那时我就暗自发誓,一定要为了人民和战友战斗到底。”

  1954年11月,张增起复员回到家乡,年迈的姥姥双目失明,他放弃了公安局的工作,回到乌盖苏木和丰村担任村干部。在担任村干部期间,他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作风,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农村建设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改革开放后,他更是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优秀村干部,书写了一代军人在地方建设上奋斗的业绩。
  今年9月3日,张增起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为了新中国诞生而付出鲜血的革命先烈,感慨万千。
list
盟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盟市动态
巴彦淖尔91岁老兵回忆抗美援朝:战机沿头顶飞过,子弹从身边扫过
发布时间: 2020-10-28 15:36   |  来源: 今日乌拉特后旗
打印   |  分享到:
  1930年,张增起出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张增起年幼时,父母就双双去世了,从小由姥姥和舅舅抚养长大。18岁时,张增起遇上国民党抓兵,考虑到舅舅还需要照顾一家老小,便离开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代替舅舅入了伍,开始了军旅生涯。

  1947年,在经过3个月的入伍短训后,张增起在班长的带领下,勇敢地带上国民党军队的武器和班里的9个人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他被编入第66军197师589团21营重机枪连。随后还参加了解放战争,曾先后参与的战斗大大小小有20多次,解放的地方有30多个。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表现突出,张增起被提拔为重机枪连连长,在1948年5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在接受检阅的1.64万余名官兵中,就有张增起的身影。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张增起随部队入朝参战。
  在张增起老人的讲述中,几次战争的片段依旧历历在目。

  1953年夏季,金城战役打响了,这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当时,战斗异常激烈,张增起冒着敌人的炮火越过美军封锁线,把紧急命令及时送到了前沿阵地。但在返回时却被美军哨兵发现,枪林弹雨中,战马不幸被击中,他也身负重伤。为了使情报不外泄,张增起将带回来的情报吞进了肚子里,保守了重要情报机密。
  “打仗哪有不牺牲的,你不牺牲,他不牺牲,还有我们这个国家吗?”张增起老人说。
  还有一次,部队从恒城转战至金水桥时,突然遭到美军的飞机轰炸,在千钧一发之际,张增起将战友推倒在桥下,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抵挡子弹,结果身负重伤昏迷不醒,被送往丹东医院救治,后被转入八道沟镇的百姓家养伤,但伤势恢复后,他还是奔赴了战场。说起这些战斗的经历,想起曾经一起奋战在战场却已经牺牲的战友们,张增起老人不禁眼眶泛红,他说:“美军的飞机大炮对我们狂轰滥炸,我都不怕,没流一滴泪,但是看到我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哭了,那时我就暗自发誓,一定要为了人民和战友战斗到底。”

  1954年11月,张增起复员回到家乡,年迈的姥姥双目失明,他放弃了公安局的工作,回到乌盖苏木和丰村担任村干部。在担任村干部期间,他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作风,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农村建设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改革开放后,他更是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优秀村干部,书写了一代军人在地方建设上奋斗的业绩。
  今年9月3日,张增起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为了新中国诞生而付出鲜血的革命先烈,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