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快速采取行动,积极调动和发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广大退役军人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有担当
2020年1月22日,武汉市启动全市进出城道口重大疫情排查防控工作,预示着疫情即将蔓延,烽火可能点燃。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快速反应,落实防控责任。当日,紧急召开局党组会议,对习近平、李克强、石泰峰、布小林等领导同志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及市委常委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深入学习,对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明确各级责任,要求系统各领导干部严格落实“管业务要管防疫”的工作要求,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二是加强领导,突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靠前指挥作用,树立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防控疫情一盘棋理念,营造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可为的疫情防控氛围,印发《致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者的一封信》,动员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退役军人要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上下联动,全面构建防控体系。结合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措施分解防控任务,有效利用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立全系统干部职工身体状况动态登记台账。全市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上下联动,约1400名工作人员,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在防控一线开展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防控工作。仅昆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就有313人积极参与到防控一线,分布在约200多个防控点位上,累计盘查车辆近9万辆次,人员近30万人次,参与整治脏乱差点位100余处,拉运垃圾杂物600余车,约3000余吨。经统计,全市40个乡镇160个村、45个街道269个社区,处处都有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干部职工坚守在防控岗位。四是科学防控,各地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东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出“坚持严控、照亮盲区、持续死守、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运用实时信息“三联通”和防控保障“两盯防”的方法,堵漏洞、清死角;青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突出重点环节、加强内外联动,通过“五个强化确保”,部署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白云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联防联控干群携手,防疫路上七步走”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各基层服务站、广大退役军人迅速行动,联防联控;高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员走上抗“疫”一线,编入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综合协调、医学观察、疾病防控等10个工作组开展防控专项工作。全市事务系统各级主要领导对疫情防控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组织推进、亲自跟踪问效,防疫成效显著。
若有战召必回,退役军人当先锋
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广大退役军人牢记“若有战、召必回”,无私无畏、冲锋陷阵、勇挑重任,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慧冬、张春梅、高鹏等退役军人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后,逆向前行,主动向组织请战援鄂抗疫一线。3月4日杨慧冬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是全市人民的骄傲。刘皓泽是我市唯一一名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现役军队医护人员,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抗疫最前线参加战斗。
2月初,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全市发布《包头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招募公告》,号召全市退役军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踊跃报名加入市本级、各旗县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仅当天就有380多名退役军人报名。目前,全市共建成1支市级、10支旗县区级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市本级应急救援队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780名,各旗县区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共894名。各支队伍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积极协助各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出入口设卡防控、访客登记、公共区域卫生消毒、人员核查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头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直属分队是市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六支分队之一,截止3月15日,共参与志愿服务39天,这支退役军人队伍的工作日志簿上记录了让人肃然起敬的抗“疫”数据:参与人员372名,累计出勤3966人次,疫情志愿服务时长16705小时,防疫消杀小区99个,共1082栋楼3212个单元,防疫消杀面积约4951300㎡,封控点车辆登记33913台,封控点测温人数90637人;防疫消杀单位办公共场所53家、学校142所。自筹资金购置消杀器具、耗材和防护用品,共消耗口罩1044个、手套1780副、护目镜42副、医用消毒酒精385升、手动消杀喷壶10个、消毒原液1016升、脉冲消杀机消耗92#汽油1531升、交通用油约1602升;投入车辆车次747台次,搭建帐篷22顶,共计投入资金近100000元。
“一日从军,一生当勇;一朝入伍,军魂入骨。”刘耀光是1995年退伍的老兵,退伍安置工作后又下岗失业,曾因工作问题向上级寻求过解决。疫情爆发后,他主动站出来,毅然接过管控慧谷佳园小区的志愿者袖标。爱人的担心才让管片领导得知,原来刘耀光是一名肺癌患者,2012年先后经历了两次肺癌切除手术。当管片负责人、社区书记、街道领导的层层汇报、层层劝说他回家休息时,他都婉拒了,笑着说:“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国难面前,我要站出来,冲上去,肺癌我都不怕,我还怕肺炎!”退役军人韩文胜、郭俊清,因企业转制、劳动纠纷问题多次区、市、自治区、国家相关部门上访,是九原区重点信访人员。此次在疫情抗击过程中,均因表现积极踊跃,事迹突出,被推荐为防控疫情的典型。
国难面前,大义当先,每个退役军人经历的沧桑岁月不同,但不变的是一颗赤诚红心。在军营,他们曾是冲在最前面的战斗员;面对疫情,他们是深入第一线的急先锋;当需要爱心援助时,他们又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经统计,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近万名退役军人活跃在我市防控疫情一线。
永葆军人本色,无私捐助献爱心
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广大退役军人牢记“若有战、召必回”,无私无畏、冲锋陷阵、勇挑重任,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慧冬、张春梅、高鹏等退役军人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后,逆向前行,主动向组织请战援鄂抗疫一线。3月4日杨慧冬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是全市人民的骄傲。刘皓泽是我市唯一一名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现役军队医护人员,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抗疫最前线参加战斗。
2月初,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全市发布《包头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招募公告》,号召全市退役军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踊跃报名加入市本级、各旗县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仅当天就有380多名退役军人报名。目前,全市共建成1支市级、10支旗县区级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市本级应急救援队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780名,各旗县区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共894名。各支队伍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积极协助各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出入口设卡防控、访客登记、公共区域卫生消毒、人员核查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头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直属分队是市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六支分队之一,截止3月15日,共参与志愿服务39天,这支退役军人队伍的工作日志簿上记录了让人肃然起敬的抗“疫”数据:参与人员372名,累计出勤3966人次,疫情志愿服务时长16705小时,防疫消杀小区99个,共1082栋楼3212个单元,防疫消杀面积约4951300㎡,封控点车辆登记33913台,封控点测温人数90637人;防疫消杀单位办公共场所53家、学校142所。自筹资金购置消杀器具、耗材和防护用品,共消耗口罩1044个、手套1780副、护目镜42副、医用消毒酒精385升、手动消杀喷壶10个、消毒原液1016升、脉冲消杀机消耗92#汽油1531升、交通用油约1602升;投入车辆车次747台次,搭建帐篷22顶,共计投入资金近100000元。
“一日从军,一生当勇;一朝入伍,军魂入骨。”刘耀光是1995年退伍的老兵,退伍安置工作后又下岗失业,曾因工作问题向上级寻求过解决。疫情爆发后,他主动站出来,毅然接过管控慧谷佳园小区的志愿者袖标。爱人的担心才让管片领导得知,原来刘耀光是一名肺癌患者,2012年先后经历了两次肺癌切除手术。当管片负责人、社区书记、街道领导的层层汇报、层层劝说他回家休息时,他都婉拒了,笑着说:“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国难面前,我要站出来,冲上去,肺癌我都不怕,我还怕肺炎!”退役军人韩文胜、郭俊清,因企业转制、劳动纠纷问题多次区、市、自治区、国家相关部门上访,是九原区重点信访人员。此次在疫情抗击过程中,均因表现积极踊跃,事迹突出,被推荐为防控疫情的典型。
国难面前,大义当先,每个退役军人经历的沧桑岁月不同,但不变的是一颗赤诚红心。在军营,他们曾是冲在最前面的战斗员;面对疫情,他们是深入第一线的急先锋;当需要爱心援助时,他们又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经统计,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近万名退役军人活跃在我市防控疫情一线。
祖国召唤我喊到,战“疫”老兵的心声
最美“逆行者”杨慧冬,用担当诠释责任。她是包头市第八医院心内科的一名护士长,退役军人,2003年参与了“非典”一线救治工作。2月初,作为领队带领包头市第二批护理专业人员随自治区第二批赴湖北医疗队赶赴疫情一线。近日,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她是内蒙古几十万退役军人的骄傲,也是最美的“逆行者”。
守边牧民阿迪亚阿迪力,变身抗“疫”父子兵。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满都拉镇在边防一线设立了疫情防控站,阿迪雅和阿迪力父子就一直坚守在那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离队不离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争当战“疫”一线的防控先锋。
退伍不褪本色,“兵花”杨晶晶再显担当。“当过一天兵,一生都是兵!这场战役,我们不上前谁上前!”当得知青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抗疫参战”志愿倡议后,杨晶晶第一个报名加入了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在她的带动下有70余名退役军人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并成立了“迷彩韵”临时党支部,建在了抗疫一线,杨晶晶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队员帮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越是艰险越向前,刘晓龙主动请战抗疫一线。2020年1月27日,正在赤峰老家休假的刘晓龙接到单位命令后,二话没说,整理行装,提前返回工作岗位。刘晓龙是昆区公安分局的一名警察,退役军人,2019年10月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归队后,昆区华龙苑小区出现疫情,鞍山道派出所任务加重,警力紧张、各级压力剧增。刘晓龙主动找局领导请求到鞍山道派出所的抗“疫”第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牢记社会责任,企业家张凤山助力抗击疫情。张凤山是一名退役军人企业家,当听到一线防控人员防控物资严重短缺的消息,他立即组织包头市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协会常务理事召开微信视频会议,发动会员企业捐款捐物,48小时筹集56000元,收到捐款后立即组织采购防疫紧缺物资,分批送达到防控一线。针对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和复工扶持难的实际情况,及时组织了内蒙古银行、南郊联社和14家民营企业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协调银行对小微企业担保开通绿色融资通道。
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祖孙三人驻守嘎查齐抗“疫”。在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爬榆树嘎查,有这样祖孙三代人,他们都是退役军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我是一名老党员,党龄50多年了,我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在这个关键时候,我要冲上去,完成好这个任务。”76岁的郝守忠主动申请到抗疫一线。他主动担负起了村里防疫宣传工作,挨家挨户摸排走访,宣传防疫知识。儿子郝志刚和孙子郝窦则坚守在爬榆树乌兰此老村疫情防控站点执勤。
合力筑防线,齐心抗疫情!面对疫情,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广大退役军人听党指挥、吃苦耐劳,体现了应有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共同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对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