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雪,盖不住口琴的余温。白山黑水间,一把口琴承载着杨靖宇将军的铁骨柔肠,奏响了东北抗联最动人心魄的乐章。
1940年深冬,35岁的杨靖宇将口琴藏入怀中,转身冲向敌人。那把曾在雪夜里吹奏《抗联第一路军军歌》的乐器,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唤起战士们的欢笑,寄托着杨靖宇对女儿“躲儿”的深深思念。别妻离子的孤勇,化作林海雪原间永不熄灭的篝火,在杨靖宇的胸腔里灼灼燃烧……
时光流转,抗美援朝老兵王百发带着班长的遗愿,在杨靖宇将军铜像前再度吹起《抗联第一路军军歌》。悠扬的口琴声漫过巍巍群山,与当年抗联战士用铜盆、巴掌伴奏的旋律重叠。这旋律里,有冰天雪地的坚守,更有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脊梁。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和新华网联合出品《我自抗战来》六集系列微短剧。该剧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力量为核心脉络,以全国6座著名抗战地标为叙事支点,内容涵盖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故事,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揭示了正义必胜、人民必胜、中华民族必胜的历史逻辑,全景式呈现全民抗战的历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