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部委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委要闻
阅兵“不扰民”,小细节彰显大情怀!
发布时间: 2025-08-26 10:28   |  来源: 中国退役军人
打印   |  分享到:

阅兵筹备“不扰民”彰显我军的为民本色

评论员   曹舒昊

在8月20日国新办举行的阅兵准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表示,阅兵筹备工作始终坚持一个总原则——不扰民、少扰民,最大限度降低对北京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广大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暖心”“为民在先,这才是大国风范”。这既是对阅兵组织工作精细化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人民军队始终如一为民情怀的由衷赞美。

“不扰民”原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体现在阅兵筹备的每一个细节中。据了解,此次阅兵训练多选择在远离市区的训练基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正常运转的影响;装备运输全部安排在夜间交通低峰时段进行,避免加剧城市交通压力;演练活动精准控制时间和规模,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背后体现的是组织者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不扰民”是深深植根于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的第一个清晨,当市民推门出户时,发现马路上睡满了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这支刚刚浴血奋战、攻克了中国最大城市的胜利之师,恪守军令露宿街头,不入户、不扰民,做到秋毫无犯。历史镜头永远定格在人民的记忆中,成为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生动注脚。

时光流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从未改变。2016年7月28日凌晨,江西上饶,某集团军驰援抗洪抢险一线的官兵,在完成抢险任务后悄悄撤离战斗了20天的鄱阳油墩街、昌洲及余干等9个防汛抗洪任务区域。集团军抗洪指挥部领导本着“绝不扰民、一切从简”的原则,特意选择在凌晨时分悄然撤离,不给当地群众添任何麻烦。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却不扰民半分,是这支人民军队的为民底色。

“不扰民”原则的背后,是对军民鱼水深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种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感始终是军队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历史惊人相似,时代却大有不同。98年栉风沐雨,人民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官兵素质显著提升,从识字扫盲到接受过高等教育。改变的是技术装备、作战理念和保障体系,不变的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为民本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不仅在于它能征战沙场、克敌制胜,更在于它懂得如何尊重与保护自己的人民。阅兵“不扰民”的小细节,彰显的是人民军队的大情怀,展现的是大国军队的风范与担当。

相信这种为民考虑的理念正在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带着守卫祖国和人民的重任,正以阔步之姿昂首挺胸行进在新时代的强军之路上。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这种深深的军民鱼水情必将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