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部委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委要闻
恶意注册英雄烈士姓名商标,124件商标被宣告无效
发布时间: 2025-04-21 10:26   |  来源: 国家退役军人课堂
打印   |  分享到:

4月18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其中一起系列案涉及恶意注册英雄烈士姓名商标,检察机关一体履职,促成124件商标被宣告无效,捍卫了英雄烈士合法权益。

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部分企业或个人在果酒(含酒精)、葡萄酒、钓鱼用具、洗衣液等多个商品类别上申请注册多个商标,商标整体或显著识别部分与英雄烈士蔡锷姓名相同。另查,英雄烈士林觉民、吉鸿昌、任常伦、金利成、凌度、金葵、李林等姓名也被相关企业或个人抢注为商标。

检察机关为全面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在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中,部署对恶意注册英雄烈士姓名商标侵害英雄烈士姓名、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核实。

检察机关根据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以及中华英烈网所载英雄烈士名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生效之后提出申请并获得注册的英雄烈士姓名商标为重点目标对象,依托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商标局官网公布的注册商标名单等数据进行批量检索、比对,查明多个英雄烈士姓名被多个企业或个人注册为商标并商业性使用。

检察机关根据与行政机关的办案协作机制,就无效恶意注册商标等事项进行沟通,并书面移送涉嫌恶意注册英雄烈士姓名商标的线索。

行政机关收到线索后,组织开展专项排查,共计发现整体或显著识别部分与线索反映的烈士姓名相同且为有效注册状态的商标149件,等待实质审查的商标注册申请2件。行政机关依职权宣告124件商标无效,依法驳回商标注册申请2件,对因商标组成要素本身为申请人姓名、企业字号等整体不易对英雄烈士姓名、名誉、荣誉等人格利益造成损害的25件商标加强监测管理。

检察机关表示,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革命文化的精神支撑。检察机关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督促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快速处置和有效管控,高效修复受损的公共利益,有效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