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最美退役军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人风采 >> 最美退役军人
为民披肝沥胆 本色彰显初心——2021年全区“最美退役军人”芒来夫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 2021-12-29 15:59   |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
打印   |  分享到:

芒来夫,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7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2009年入伍,2018年集体转制退出现役,现任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嘉奖三次;被自治区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自治区消防总队评为全区“十大优秀基层指挥员”、“北疆草原亮丽消防兵”;两次获评总队优秀共产党员。

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

冬日里的一场强降雪,见证了消防指战员的铮铮誓言。狂风裹挟着大雪已经下了好几天,没一点要停的意思,气温骤降到零下26度。省际大通道科右中旗加油站北10公里道路路段发生雪阻,100余辆汽车和300余人被困在积雪中,车辆无法通行,交通严重拥堵,如果不及时疏通,入夜后气温聚降,后果将难以预料。时任中旗消防中队副中队长的芒来夫带领中队指战员们用锹铲、用车推,一寸一寸地清理积雪,一镐一镐地凿掉冰层,在严寒中进行了近8个小时的奋战,打通障碍路段近6公里。芒来夫总说:我头上戴的帽子,时刻提醒着我,身为一名军人的责任。

一身“戎装”,穿的是标志

芒来夫在中旗任职期间,联合中旗老年民族艺术团的老人们,组织成立了全区第一支“好来宝”义务消防宣传队。他带领队员们手持四胡、马头琴,走社区、入厂矿、进牧民家,将消防安全知识等内容用说唱的形式演绎出来,让能歌善舞的牧民群众跟着宣传队一起唱一起跳,将消防知识传播到草原深处,扎根在牧民心里。2018年,科尔沁右翼中旗“好来宝”消防义务宣传队,被评为第四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代表全国41个先进集体在应急管理部表彰会现场做了经验交流。芒来夫的所作所为,便好似着在身上的戎装一般,是属于军人的标志,是属于他自己永恒的标志。

一份“军魂”,立的是信仰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于1948年,现有6个大队、8个消防救援站,分布在6个旗(县、市),189名指战员中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芒来夫做为兴安消防队伍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熟悉蒙古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思想感情,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他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及时传递关怀温暖,力所能及地为少数民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给人民以信心,给人民以力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树立了新时代“火焰蓝”的良好形象。

2017年,国家民委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在兴安盟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现场会。此次会议是兴安盟承办的一次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兴安盟消防支队被确定为本次现场会观摩点之一。国家民委、中央军委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在观摩后对兴安盟消防支队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借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芒来夫的信仰,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魂,是奉献的含义。

一双“军鞋”,走的是神圣

科右前旗大石寨镇平安村,共有33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四分之一。2011年前,平安村受自然灾害和环境影响,村民实际收入不断减少,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大部分村民的医疗、饮用水、用火用电等基本生活条件难以保障。芒来夫用双脚无数次丈量了平安村12.47平方公里的土地,组织大队人员印发了《村民防火公约》,实施“十户联勤”制度,根据平安村实际,为当地村民更新水泵封口、定制消防安全箱、简易水箱,安装烟感报警系统1760余个,安装阻火帽1100余个,为平安村修建消防站并购置了消防车,配套个人防护器材装备;为解决贫困户就业,聘用4名困难户人员做环卫工作,同时通过培训成为村里安全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工作的同时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做到工作、宣传两不误;贫困户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2000元,村里卫生环境也得到改善,不仅干净整洁,还杜绝了火灾发生,村民们受益了,纷纷夸赞:感谢芒来夫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消防队真是为民办实事的队伍。

军人,扛的是军魂,担的是使命。无论换装与否,芒来夫十几年如一日,以至朴至纯的人格魅力,实践着一名军人,一名消防员无悔的选择。改制转隶以来,他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守卫祖国北疆,用实际行动续写“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铿锵乐章。

2021年,芒来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