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疫情牵动着全体内蒙古人民的心,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内蒙古派出最强的专家、医生和护士组成医疗队分三批支援湖北,共同抗击疫情。1月28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援鄂医疗队从呼和浩特市集结出发,139名医护人员携带医疗物资奔赴前线驰援武汉。下午2点钟,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等4个盟市的139名医护人员集结在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奔赴一线。
杨慧冬,一个柔弱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在内蒙古赴鄂医疗队优秀的医学专家、护士团队中,在美丽仁心的女性医疗工作者当中,她只是很普通的一员,但她又是极不平凡的一位,因为她曾经是一个“兵”!
杨慧冬,女,45岁,中共党员,1992年12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野战医院服役,1995年12月退役,现任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心内科护士长。这位曾经的“兵花”在部队期间表现优异,屡获表彰。参加工作后,她继续保持着军人的特质,始终把荣誉、命令和责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赢得了医院领导和全体同仁的一致好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也牵动着全体包头市人民的心,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在接到紧急通知后,杨慧冬主动请战,立即带领包头市第二批护理专业人员随自治区第二批赴湖北医疗队赶赴湖北疫情前线。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号角!面对疫情,杨慧冬和内蒙古医疗队全体医务工作者一样,一下飞机就紧张地投入学习和战斗当中。2月6日,10名队员全部进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参与救治患者。内蒙古包头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在党的领导下奋不顾身、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精诚协作,再一次勇敢地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以下为杨慧冬护士长采访
记者:杨队长,你好。你们昨天从中午12:30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辛苦了。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昨天的工作情况吗?
杨慧冬:昨天是这样的,前天晚上我们临时接到通知,要求咱们内蒙的救援队早晨6:30准时在大厅集结,准时去方舱医院工作。大家都集结好以后,到6:50又有接到的紧急通知,只需要50个人去就好,咱们包头的医疗队是分在了第2批,是昨天中午12:30大家集合,然后集中去离我们所在这个酒店不远的一个地方,该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新改建的一个江汉区方舱医院,我们整体是在那边工作。
咱们团队一共10个人,其中有两个男孩子被分到了预检分诊这块儿,其余的8名护理人员又加了两个巴盟(巴彦淖尔市)的战友,我们一块儿是在江汉区方舱医院的中心区,负责一些护理工作。
记者:你们昨天是第1天进入方舱医院,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杨慧冬:我们团队里面年龄最小的是1996年出生的,还有一个是新婚不到一个月的新娘。当初我的顾虑是怕大家,因为年轻的队伍,到实战中,到方舱医院工作环境,怕大家会有一种恐惧心理,或者说大家心里面会有什么问题。但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大家都很积极向上 都很努力地去工作,然后在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为我们病区的200名患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我认为服务是很周到的。
杨慧冬说,支援武汉抗击疫情,虽然工作辛苦,但也很感动,当地尽最大努力为各地医疗队提供了最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
杨慧冬:从吃住这些方面请包头的父老乡亲放心。另外我带领的包头这个团队一共10个人,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保证,我们会一个都不少的,肯定会平安健康地回到咱们大包头。
杨慧冬同志以退役军人身份参加自治区支援湖北医疗队,她是内蒙古几十万退役军人的骄傲,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杨慧冬学习,向她致敬!祝愿她再立新功、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