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模范退役军人
胡景强:退休不褪色 用初心描绘草原上壮丽的夕阳红
发布时间: 2024-06-03 23:49   |  来源: 奔腾融媒
打印   |  分享到:

今年76岁的胡景强,依然记得当年踏上霍林河这片土地时的情景,那时的霍林河还是人烟罕至的草原,四周望去都是荒山秃岭,连棵树都没有,牧民的蒙古包倒是一座又一座。而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能源工业城市。可以说,他见证了霍林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景强,祖籍山东,原来在吉林省白城市建筑工程公司做钢筋工。由于钢筋被称为建筑物的骨骼,所以钢筋工在建筑业是个非常重要的工种。1975年6月10日,伴随着周恩来总理对霍林河煤田的开发建设做出的重要批示,拉开了霍林郭勒创业建设的序幕,远在吉林白城的胡景强也因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1978年4月,由于霍林河煤矿建设需要,白城市各单位都接到调建筑技工的任务,当时的调工并不顺利,没有人愿意远离故土。但胡景强听到消息后,却主动要求去霍林河。面对亲朋好友的不解,他郑重地回答道:“霍林河煤矿是总理生前指示开发的,那里更需要我。”就这样,1978年7月末,30岁的胡景强背井离乡,来到霍林河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扎根荒原。

霍林河,蒙古语称霍林郭勒。当时这里是由生产建设兵团开发的,胡景强也加入兵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3500名民兵挺进霍林河,既要保卫边疆,又要建设矿区。来到霍林河后,胡景强才第一次听到蒙古语,第一次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魅力。部队里有很多蒙古族战友,大家都相处融洽。当四面八方的创业大军汇聚在霍林河畔,现代化的城市也开始孕育。从一排排低矮狭小的地窨子到灯火摇曳的工地,多少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寒流滚滚,滴水成冰,而数十里矿山,却车水马龙,弧灯电闪。

建矿初期,物资匮乏,条件艰苦。人们住的是板房,睡的是板床,板房四面透风,有时九月份还白天下雨晚上下雪,气候极其寒冷。冬天刮白毛风,雪花顺着板房的缝隙往里飘,大家都戴着皮帽子睡觉,有时冻得无法入睡。天天吃的是玉米馇子,喝的是白菜汤。胡景强同单位来霍林河的7个人中有5人实在无法忍受,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调回了老区原单位。但理想和信念支撑着胡景强,他毅然决然地将青春热血挥洒在这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他还特意写诗明志:“夜来秋雨刺骨寒,山水冲来河水满。栋栋板房凉风透,板床薄被挡风难。立志霍林创大业,寒风暴雪若等闲。艰苦磨炼英雄志,青松永不惧严寒。脚踏荒原头顶天,创业虽艰乐无边。劳动号子处处起,战地歌声到处传。总理指示记心间,开发霍林大煤田。立誓建成小上海,定让霍林换新颜。”就这样,胡景强和其他建设者们筚路蓝缕,风餐露宿,肩挑人扛,团结协作,在荒凉的土地上建造起了奇迹。

作为业务骨干,胡景强一直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技术。在部队期间,他带领战士白天在建筑工地拼命工作,赶工期,保质量,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间教战士们看图纸学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由于他表现突出,被部队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1978年冬季唐山大地震后,他还援建了唐山灾区,建成5栋抗震楼,为地震灾区做了贡献。

1980年退役后,胡景强又进入霍林河矿务局建筑工程处工作。此后的几年中,他先后举办钢筋技术培训班十几次,培养了100多名蒙汉族钢筋技术工人,把一些换上工装的草原牧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的产业工人。同时,他也通过考试成为霍林河矿区第一名高级工人技师。从1985年起直到退休,他连续十多年被评为矿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优秀党员。

40多年的风雨兼程,霍林河从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变成了富庶美丽的生态煤城,胡景强也从风华正茂的壮硕小伙变成了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在多年的生活工作中,他和当地的蒙古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08年胡景强退休了,但他继续发挥余热,被聘为霍林郭勒市关工委宣讲团团长、珠斯花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多次应邀去学校、街道社区和机关单位、企业讲课。最近几年,他还做了几场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座。他先后组织了“五老”志愿者护学行动、“五老”义务监督网吧行动、“法制进校园”系列活动、青少年读书活动及演讲比赛等针对性的活动80余次,参加活动的青少年3000多人次,还多次组织“五老”及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捐款额达40000余元,其中他自己就捐了5000余元。这些年来,他先后被聘为通辽市委宣传部社科讲师团辅导员、霍林郭勒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宣讲员、“新时代讲习团”宣讲员等,自2011年起,他连续被地县两级政府和关工委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通辽市文明委授予“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授予“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胡景强说,霍林河矿区的建设就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产物,当年蒙汉各族同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仅创造了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还为通辽市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挑起了工业重点项目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