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中的守望
——退役军人事务厅党员、干部抗疫故事剪影之五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到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再到号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也一定能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致广大而尽精微,谋长远而务当前。在当前面临的疫情大考中,退役军人事务厅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添砖瓦、加柴薪、尽绵薄,汇聚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依靠团结奋斗,早日迎来战“疫”胜利的曙光!
剪影一
陈玉,秘书处、办公室联合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面对提升新时代“三服务”工作水平的要求,他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夙夜在公,努力向“高效率统筹协调、高水平参谋服务、高质量监督检查、高标准运行保障”迈进。父母高龄卧病、常年住院,于家于亲他牵挂在心,但忙中尽孝,终难两全。国庆假期,他本想给双亲几天安安静静的陪伴,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回乡的计划,他毅然按捺失落深入包联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战“疫”未息,噩耗传来,父亲病逝了,未见上最后一面,成了他终身遗憾。回到老家后,他一边强忍悲痛料理老人后事,服侍卧床住院的母亲,一边远程指挥、统筹调度办公室各项工作,安排精干力量在机关常驻值守,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厅系统上传下达、顺畅运转、井然有序。“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心有家与国,昭昭赤子心,这就是一个办公系统人的担当、奉献和情怀。
图为陈玉同志(左一)在包联社区参加抗疫工作
剪影二
贾毅飞,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移交安置和军休服务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日常工作中,他是助力转业军人华丽转身的“摆渡人”;疫情来临时,他是“疫”线冲锋的“战斗员”。他自觉亮明身份,落实“双报到”,积极参加包联社区和居住小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群众有所求、我必有所应。看!深秋寒凉、夜色已浓,他还在坚守岗位;目光如炬、大步流星,他要把生活物资一件件都送到群众家里,宁可累了自己,也绝不让群众等得着急。
图为贾毅飞同志为居民送生活物资
剪影三
付帅,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感悟初心,“疫”线成长。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主动联系居住小区投身志愿服务。运送生活物资、协助消杀核检,他总是争最苦的差、抢最累的活。直面风险、接受考验、淬火成钢,他要让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率先入党,也用实际行动给一心向往的党组织交出了一份生动的思想汇报!
图为付帅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统计工作
剪影四
樊超,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员。“居民们,下楼做核酸啦,12点前结束”,他堪称小区居民的起床号、新闹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响应号召、积极行动,“双报到”、“两奔走”,转战在包联社区和居住小区之间,坚持坚守、热情服务。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疫情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绝不是一句口号!
图为樊超同志在所居住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剪影五
樊劭华,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员,退役军人。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大宝8岁,双胞胎小宝4岁。面对疫情,他毫不犹豫、积极参战;“行!”“好!”“几点?”他干脆利落、军人本色。在检测现场,遇到行动不便的人员,他会顺势搀扶一把;遇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他就手把手演示,认真负责、乐于助人,是他一贯的做事风格,也是他对孩子们最好的家教。
图为樊劭华同志在所居住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剪影六
赵昊哲,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员,退役军人。工作中,他积极主动,扎实肯干,是组织军休干部文体活动的“行家里手”,是军休干部们口口相传的“贴心小赵”。战“疫”时,他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多次申请深入包联社区志愿服务。面对单位报名志愿服务人数“超编”,他亮出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双重身份,力争上岗。守初心践使命,抗疫情显担当,他做到了!
图为赵昊哲同志在包联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剪影七
董秀岩,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党总支书记。疫情发生以来,她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业主抓,迅速组织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果断开启封闭管理,妥善安排一线值守工作,科学调配医用、生活物资,确保在院休养残疾军人健康和生活。她积极发挥“头雁”作用,24小时坚守岗位,督导医院封控工作,协调社区为荣康家属楼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采样,解决各种突发情况和应急需求,体现着“好班长”的硬核担当。她冲锋一线、以身作则,积极到包联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还号召全家总动员,结成抗疫“夫妻档”“母女兵”,在“疫”线战斗中,既彰显着党员的责任担当,也诠释着良好的家风传承。
图为董秀岩同志在包联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剪影八
道日娜 ,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康复科护士,中共党员。她是一位年轻而又多才多艺的蒙古族姑娘,疫情的警报拉响时,她正在值班,想到康复科工作的特殊性,她立即打电话做好孩子的工作,义无反顾投入到康复科第一批封闭服务的队伍中,为残疾军人擦洗身子、清创护理,照料大小便,采集咽拭子……难得一时之闲。有她的地方,大家总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我来做”,这是她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说出最美的话语。她还是荣康医院出名的开心果、百灵鸟,时不时用歌声传递快乐、缓解压力、慰藉心灵。这就是道日娜,抗疫战场上,有她别样的风采。
图为道日娜同志照料在院休养残疾军人
剪影九
何秀丽,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康复科医生、党员。国庆假期,是她期待已久的日子,她打算回乡探望年逾九十且多年未见的奶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10月2日,接到科室主任的电话,她毅然放下行囊、退掉机票,赶赴自己的阵地,以满腔热忱守护残疾军人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以爱心细心耐心践行着初心使命。“若有战,召必回”!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也是白衣战士们响亮的回答。
图为何秀丽同志为在院休养残疾军人治疗
剪影十
韩九在、孟繁星、郭宇洋,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职工。疫情肆虐,三人主动申请赴包联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党旗所指、我行所向,一日入党门,终身跟党走;他们有的是退役军人,“一朝入伍、军魂入骨”,一声到、一生到;他们有的即将面临退休,“一朝荣康人、一生荣康情”,坚决站好最后一班岗。忙碌的身影、铿锵的话语,防护服、红马甲,退役军人工作者在行动!
图为韩九在(左)、郭宇洋(右上)、孟繁星(右下)在包联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疫情的阴霾终将过去,健康的阳光终将抵达,让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携手同心,扛起退役军人工作者和广大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共赴战疫风雨路,相约“疫”过天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