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疫”线中的守望——退役军人事务厅党员、干部抗疫故事剪影之四
发布时间:2022-10-19 17:10  |  来源:机关党委(人事处)

“疫情不息、战斗不止”。疫情发生以来,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工作、抗疫两不误,奋战的脚步从未停息,动人的故事日日上演,他们奋斗的样子值得铭记,他们“拼”的精神值得致敬。

剪影一

郝雪松,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工作中,他是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切身利益的“维护者”;防控中,他是居民身体健康的“守护者”、生活需求的“摆渡人”。国庆期间,刚刚结束驻守单位24小时值班任务,他就立即报名赶赴包联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倡导就地就便服务后,他又积极为居住社区防疫工作添砖加瓦。他还带领着厅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最活跃的党支部,组织“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辗转在各个战场,冲锋在最需要的地方。“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是他作为一个支部书记的不变坚守;“人民至上,奉献为荣”,这是他内心笃定的情怀。

图为郝雪松同志在所居住小区抗疫一线工作

剪影二

田雪冬,规划财务处一级主任科员、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担当作为,全时在线。面对严峻疫情,他克服家属是一线医务人员,孩子没人照看等重重困难,依然踊跃到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居家办公期间,他按照厅网信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组织网络安全应急保障队伍7×24小时值班值守,每日开展网络安全巡检,发现重大安全事件,及时开展研判与处置,为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责任在肩,担当有我!他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担当作为好干部”的良好形象。

图为田雪冬同志为社区居民送生活物资

剪影三

姜海龙、马晓勇,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青年干部。他们都是新婚燕尔,却主动放下对新娘的陪伴投入志愿服务的大军,组织居民“做核算、测体温”,劝导居民“不遛弯、不扎堆”;帮助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照料居民的“菜篮子”……面对感谢,他们总说:“不谢、不谢,年轻人多干点是应该的”。青年在,力量在,希望在,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干部“愿尽绵薄力,相与济时艰”的战“疫”担当。

图为姜海龙同志在小区引导居民做核酸

图为马晓勇同志在居住小区进行消杀工作

剪影四

宋裕雷,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以上小区急需本小区志愿者”,面对自治区直属机关团工委的紧急号召,他闻令而动、担责在肩,一车车生活物资就是他的战果,双手磨出的一个个新茧就是他的奖章……他心中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们同心、同向、同力,就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图为宋裕雷同志协助社区搬运生活物资

剪影五

苗莉,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疫情发生以来,她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发挥表率作用,有序有力部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双报到”,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她情系休干、排忧解难,第一时间上门问寒问暖问急问需,组织力量精准对接需求,协助休干购买物资,保障水电暖通畅,协商社区为行动不便的休干上门采样,联系核酸检测机构尽快出具结果方便休干就医,连夜协调有关部门将夫妻双休干调整到同一隔离酒店……广大退休干部都说,有苗主任在,遇事就有了“主心骨”、“定盘星”。

图为苗莉同志走进军休干部家中了解情况

剪影六

杨杨,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宣传文体科科长。平常工作之中,她严谨细致、满腔热忱,兢兢业业奉献;疫情来临之时,她毅然化身“疫”线志愿者,守初心、战疫情,“巾帼不让须眉”。看!寒意浓浓的秋风中,绽放着最美的“铿锵玫瑰”!

图为杨杨同志在包联社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剪影七

李学文,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科副科长。他是军休中心赴包联社区的第一批“红马甲”,给自己申请的也是“第一班岗”,他顶着辰星出发、披着朝霞站岗、冒着低温服务。他是“眼里有活”的志愿者,分流聚集人群,叮嘱孩子戴好口罩,帮助老人停放轮椅,用热情温暖深秋;他是“心里有爱”的好邻居,自备消毒用品,主动承担单元楼道每日消杀任务,用奉献向“疫”宣战。工作中,积极肯干、勇挑重担;战“疫”时,乐于付出、奋勇争先。

图为李学文在包联社区引导居民做核酸

剪影八

贾建飞,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员,退役军人。昔日,他是一名忠诚勇毅、身手不凡的特种兵;而今,他是一位敢于担当、拼劲十足的业务骨干。听闻居住社区急需疫情防控人员,他立即放弃与父母共度国庆佳节的计划,就地转身“红马甲”;在单位24小时值守后,他过家门而不入,直接赶赴厅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特种部队特种人,特种精神特种魂”,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坚守。

图为贾建飞同志引导居民做核酸

剪影九

程荣,内蒙古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副院长。“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他的口头禅。暑期之际,他担当厅系统巡视工作联络员之重任,协调、联络、保障,进驻酒店两个月,圆满完成任务。战疫之时,他主动请缨赴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到居住小区就地加入“战斗”。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将“一块砖”精神践行到底。

图为程荣同志参加包联社区邮电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剪影十

梁世玲,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康复科护士,二孩宝妈。白衣执甲,丹心为矛。本轮疫情以来,作为此次康复科护士专班负责人,她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坚守了22个日日夜夜,用专业、敬业、精业精神为健康“护航”,给生命“站岗”。寸草之心、春晖之情。她成了孩子们的屏幕妈妈,接不到孩子伸向妈妈的小手,满足不了“妈妈抱抱”的要求,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抹掉思念的泪水,但是当日出东方,她依旧是大家面前那个坚强乐观的战士。守初心担使命,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这是她坚定的选择,也是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奉献精神的一个缩影。

图为梁世玲同志照料护理在院休养残疾军人

剪影十一

张希、赵隽、刘伟,内蒙古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党员。“我是党员,我报名、我参加、我要去”,面对“双报到”、进社区、战疫情的号召,他们争先恐后亮身份;“我家离得近,我家牵绊少,我的年纪小”,他们千方百计抢名额;“我乐于起早、我可以贪晚、我不怕晒黑”,他们费尽心思争取相对艰苦的服务时段。“甘于奉献勇担当,愿以涓涓付巨流”,这就是他们在疫情大考中以实际行动上交的战疫“答卷”。

图为张希同志参加包联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赵隽同志在包联社区邮电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图为刘伟同志在包联社区邮电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剪影十二

蔡漫毓,内蒙古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党员。停工不停岗,抗疫在行动,虽然不能奋战在一线,她却有自己的战场。作为荣康医院的党务工作者,她以笔为剑,积极讲好身边的抗疫好故事,传递正能量、鼓舞精气神。家有“小神兽”,她宁可安抚入睡后挑灯夜战,也绝不让工作有丝毫亏欠,连日来,她汇总上报情况报表10次、撰写事迹材料15篇、及时转发各类通知,以特殊的方式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蔡漫毓同志居家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