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本轮新冠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后,在厅党组领导下,退役军人事务厅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挺身而出、向“疫”而行,以”双报到”为重要载体,奔赴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中有深入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防疫卫士”,有就地就便转身“大白”参加居住社区抗疫志愿服务的“逆行勇士”,有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冲锋陷阵的“志愿先锋”,有每日默默送达防护保障物资保证志愿者安全的“安防使者”,还有舍小家为大家24小时驻守岗位保证工作运转的“幕后英雄”。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他们肩扛信念、臂挽执着,用无私大爱守护万家灯火,用积极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绘就了退役军人工作者“疫”线奋战的最美底色。
剪影一:
张奕,规划财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她积极响应“支部书记做表率”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双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两次深入包联社区开展值班值守、出入登记等志愿服务工作,立寒风、披星辰,坚持坚守坚定。一向端庄优雅的她,穿上“志愿红”更加美丽。
剪影二:
薛利强,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副处长。疫情袭来后,他一边按照组织安排带领“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在疫情最严峻、攻坚任务最重的街道、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一边响应号召在居住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他的志愿服务成绩单是这样写的:协助核酸采集3000人次,开展环境消杀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为社区运送物资10余次,参加西落凤街社区、曙光社区和万豪社区值班值守8天,累计服务时长60小时,发动爱心人士为社区捐助防疫物资5000余元,撰写并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新媒体、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新闻广播、奔腾融媒等10余家媒体发表稿件20余篇……战疫有我、责无旁贷,守护青城,甘之如饴,他用奔波的脚步丈量着抗疫必胜之路!
剪影三:
陈志明,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康复科护士。“从我穿上圣洁的白衣那一刻,我将永远坚守护士的职责”。疫情袭来,新婚燕尔的她毅然放弃婚假和蜜月,申请回到康复科一线,自10月2日起,24小时封闭在荣康医院开展残疾军人护理工作,用“白衣大爱”守护残疾军人的健康,用“天使般的微笑”温暖了寒冷的秋天。
剪影四:
李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康复科护士。“我不仅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天使,是战士”,这是李洁的“请战词”。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虽然她的孩子还小、无人照料,但她还谢绝了医院的特殊照顾,数次向党总支提出参战申请,终于于10月9日,携女上岗,全天候照料起残疾军人日常生活。“我的妈妈和病毒打仗,守护国家英雄的安全,我骄傲”,孩子的感慨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传承”。
剪影五:
储成杰,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党员,退役军人。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储成杰积极参加了赛罕区武装部民兵抗疫志愿服务队。他不畏风险、冲锋在前,主动申请深入高风险小区——赛罕区大学东路办事处乌兰小区,投入到有疫楼栋、单元开展志愿服务。他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每天凌晨5:00,就披上白色“战衣”,开始一天的忙碌,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配送居民急需生活物资……每天战至深夜方归,如此饱和的工作节奏他已连续坚持了4天,而且还将持续战斗。“党员就要奉献,民兵也是一兵”,他以实际行动擦亮了胸前的党员徽章,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退役军人铮铮誓言。
剪影六:
张琛琛,内蒙古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率先出发,三线“逆行”,包联社区、服务中心、居住社区都有她忙碌的身影。疫情爆发后,她是服务中心第一批到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党员,扫码测温、维持秩序;居家办公时,她是值守在服务中心的领导干部,坚守岗位、统筹调度;小区封控时,她是奉献在居住小区的志愿者,卡口值守、配送物资。三线奔波、三线“逆行”,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关键区域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关键岗位有党员守着”。
剪影七:
刘玥齐,内蒙古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党员。巾帼战士,遇事则强。她是退役女兵,有战必回是她的使命担当,她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参战”,连续5天在封控小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维护秩序、协助核酸检测。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是刚满周岁孩子的母亲,帮助孩子是她的天性,面对刚刚解除隔离,带着2个孩子身处困境的母亲,她感同身受,第一时间抱起孩子、暖心宽慰……那温暖的“公主抱”,从一个别样的角度诠释了党员的样子!
剪影八:
办公室段翔、侯元2名同志,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在自治区政府办公北区封控管理、机关干部职工居家办公,办公室负责人又因特殊情况被封控的情况下,主动请缨,火速进驻单位全天候值守,克服种种困难,以单位为家,在厅领导和办公室负责人的指挥下,上传下达、综合协调、统筹调度,保证了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做到工作与抗疫两不误,在不一样的“战位”上无私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