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疫”线有我:内蒙古“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行动(四)
发布时间:2022-10-08 16:20  |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内蒙古“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员百分之九十都是共产党员,在这次呼和浩特抗击疫情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共产党员。

王令先,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中共党员,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0岁,23年军旅生涯,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成为参加攻坚任务年龄较大的一位志愿者。从10月4日开始,不顾周身慢性疾病,连续在新城区曙光社区值守点工作近30多个小时,成为年轻战友和青年志愿者心中的榜样。

赵鑫,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中共党员,51岁,27年军旅生涯,内蒙古旭志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除了参与疫情值守外,他还用一支笔记录疫情,宣传典型,是戎耀北疆的“老班长”、“镇队之宝”。

张在和,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获得者,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大代表、伍什家镇伍什家村村委委员。疫情发生后,带领“戎耀北疆”托克托县分队16名战友投身抗击疫情一线,为高速路口等点位值班值守累计超过40多小时,捐赠豆腐350余斤。

马斌,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中共党员,鄂尔多斯市薛家湾供电局团委(青工委)主管。疫情发生后,他放弃休假,第一时间报到,迅速联系鄂尔多斯退役军人“无人机战队”,将先进的无人机设备运到呼和浩特,每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在社区进行定位喊话、政策宣讲以及宣传拍照,同时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主动学习,成为退役军人消毒队一名编外人员,身兼数职战疫情。

张向荣,2019年“呼和浩特市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组织成立“戎耀玉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员20余人,分布在七个核酸点位开展志愿服务。八轮核酸,共做12800人次,平均每日做核酸1600人次,平均每日工作14~16小时,消杀小区面积一万平方米。他还协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帮助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消杀三个封控小区,赢得了群众赞誉。

还有一位年轻的编外“最美”,范子欣,22岁,中共预备党员,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队员,为志愿服务队提供保障作用。疫情发生后迅速到内蒙古团委“志愿北疆”和“戎耀北疆”报道,作为骨干组长,她连续承担起队内十几个人的调度任务并亲自穿上防护服冲到核酸检测一线,顾不上照顾家里生病的亲人,令人钦佩动容。

“戎耀北疆”的党员们也用行动践行了“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

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