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系列”事迹展播】最美退役军人郝金龙: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把忠诚写在祖国北疆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3-12-07 09:52  |  来源: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内蒙古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开设【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系列”事迹展播】栏目,陆续展播2023年全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最美拥军人物”“最美拥军企业”先进事迹,今天,让我们走进2023年度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郝金龙。

郝金龙,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3月生,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退役,现任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综合保障中心综合科副科长。他始终坚守从军初心,用行动践行军人本色,用业绩诠释共产党员的担当作为,得到了组织的肯定,赢得了群众认可。先后被中共兴安盟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干部”、被自治区授予“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12月作为先进模范人物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五载耕耘,倾情基层践初心

在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郝金龙主动请缨奔赴1500公里之外的兴安盟金山嘎查执行驻村帮扶任务。作为第一书记,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打最难的仗。为嘎查通自来水、发展庭院经济、建休闲广场和幼儿园,栽植绿化树种3.5万株,硬化街巷1万延长米,治理1500亩小流域,金山嘎查由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协助村“两委”班子推动成立金山嘎查渔业合作社、阿都钦农机合作社、嘎查(村)砖厂等,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左右。协调资金为农牧户建设鸡舍23个,猪舍13栋,带领49户农民种植7500多株葡萄、20户农民种植6300多颗榛子树,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当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470元增至2020年14320元,当地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1500多个日夜的拼搏付出,他走进了百姓心中,62位村民集体摁下“红手印”请愿让他连续留任,在红色兴安大地上留下了“一次选派,两次留任,五年耕耘”的“军绿色”佳话。2020年10月他受邀参加了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主办的《扶贫故事会》,向全区党员干部讲述自己工作经历,激励广大驻村干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临危冲锋,抗疫一线勇担当

在疫情肆虐的关键时刻,郝金龙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承担起所在小区志愿服务的组织工作,推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开展核酸检测、物资分发、站岗值守、公共场所消杀等工作,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入户分送抗原试剂盒。他时刻心系群众,对于家中缺乏生活物资和常用药品的情况,他主动联系社区干部帮忙,为所在小区集中购买物资、药品,规范转运、消毒,确保物资安全、人员安全。三年多来,郝金龙累计奋战600余小时,以军人情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慎终如始,敬业修身显忠诚

郝金龙在敢于担当中传承“一块砖”精神,在乐于奉献中践行“螺丝钉”精神,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出“橄榄绿”的篇章。在从事机要保密、综合保障工作期间,对4100余件涉密文件进行大梳理、大排查,切实规范了归档存储、文件运转、督办盯办机制,提高运转效率和保密水平。在2021年自治区党委巡视期间完善的联创借阅机制受到了自治区保密局表扬,并在各厅局进行推广。在主持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综合保障中心综合科工作期间,对照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逐条逐项抓落实,发动大家齐抓共管,所在科室被评为“自治区机关事务工作先进集体”。郝金龙同志不论在哪个岗位,承担什么样的工作,他善学善谋,善做善成,始终保持初心不改,永葆老兵本色。

2023年,郝金龙获得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