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内蒙古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开设【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系列”事迹展播】栏目,陆续展播2023年全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最美拥军人物”“最美拥军企业”先进事迹,今天,让我们走进2023年度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杨斌林。
杨斌林,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1982年10月生,2001年9月入伍,2011年3月退役,现就职于北京市盈科(包头)律师事务所。他清廉履职,公道正派,办案多年来,无错案,无重大过失和违法违纪情况。先后荣立包头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包头市法院系统办案标兵、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办案标兵。2022年7月,被中共包头市委宣传部、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坚定信念 牢记职责
作为一名军队转业干部,杨斌林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在部队期间,他自学通过了司法考试,2011年底,他转业到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工作。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他变压力为动力,跟随领导和同事们一点点学习、一步步成长,凭着勤奋钻研的精神和对司法事业的热情,2013年,他成为单位办案最多的民事法官,实现了从部队到地方的华丽转身。他始终牢记法官肩负的神圣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在工作岗位上忠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说:“我们法官的工作的确很辛苦,我们默默的付出,可能不一定得到多大的回报,但是既然选择这个职业,就要热爱这个职业,就要以百分百的责任心对待它。”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与追求,因为热爱与坚持,杨斌林多次被评为办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扎根基层 磨石成玉
民事案件送达一直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杨斌林注重学习业务,善于归纳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效可行的工作方法和思路。2015年,他以《浅谈民事诉讼送达问题》为题,从当地实际出发,对困扰法院多年的民事送达难题给出了简便高效的对策,之后,他又利用休息时间,历时三个月制作了民事案件送达流程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年,他重点对执行异议之诉类型案件进行了学习和研究,撰写了《执行异议之诉实务初探》,并在院里法官论坛主讲,为该类新型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参考,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2017年他主笔撰写了《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审判白皮书》,为该类新型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参考。2018年1月,他撰写的两篇司法建议均被评为包头市法院系统优秀司法建议。2018年2月,他撰写的论文《关于房屋租赁合同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的法官论坛征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心系群众 清廉履职
在法院工作期间,作为一名青年法官,他勇于担当,经常承办案情复杂的案件。从2012年3月至2023年2月,杨斌林圆满审结了2684件案件,虽然案件数量逐年剧增,但他一直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严谨认真、耐心细致、剥丝抽茧查真相,保证案件质量。公正廉洁是法律职业的本色,这些年来他一直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形。面对当事人的冷眼、不解甚至是污蔑,他常说:“人要站得正、行得直,不光走起路来腰杆不能弯,工作生活中腰杆更要直。”他一直以临案而惧的心态对待工作,把每一个案件都当做检验自己能力和品性的试金石,坚决不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每一个案件宣判后,他都坚持向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让当事人明白判决理由,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杨斌林常说,为了老百姓,为了人民群众,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发热,多做事,不能因为怕担责任而躲险避难。杨斌林曾是一名军人,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之后他是一名法官,胸怀天平,维护正义;现在作为一名律师,一名人大代表,他继续崇法厚德、服务群众。“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从军营到法院再到律所,岁月留下了一道道痕迹,永恒不变的是为民的宗旨和初心。他热爱律师这个崇高的职业,也明白自己肩负的是正义和公平,他将以自己对职业的执着和对法律的敬畏,努力将公正带给更多的人民群众。
2023年,杨斌林获得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