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内蒙古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开设【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系列”事迹展播】栏目,陆续展播2023年全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最美拥军人物”“最美拥军企业”先进事迹,下面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孙长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0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2002年12月退役,现任库伦旗六家子镇达林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军转干部代表时指出:“广大军转干部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牢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孙长伟从退伍的那天起就暗下决心积极参加学习,努力提升素质,率先垂范,做振兴发展引路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曾被评为库伦旗“优秀共产党员”、通辽市“劳动模范”、自治区“劳动模范”。
支书带头
建好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村支书,孙长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开展党员星级评定工作,借助“学习强国”平台提升支部党员政治素养。加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落实党建网格化治理,规范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立一站式限时办结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美化亮化身边环境,宣传法治教育、人畜防疫等知识,逐步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在他的带领下,达林稿村在支部建设、服务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率先垂范
做振兴发展引路人
孙长伟敢想敢干,看到村里养羊户很多,可是缺乏养殖技术,管理方式粗放,为帮助养羊户节省成本、提高收入、少跑弯路,孙长伟主动联系村里的五十多个养羊户,成立了全村第一个养羊协会,他亲自担任会长,四处帮忙联络、找信息、学技术、作指导,走出去,引进来,实行统购统销。在他的带动下,购买饲料的成本降低了,出售的价格提高了,会员的养殖收入较以往增加了20%左右,协会会员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孙长伟积极探索新的特色种植模式,研究如何改变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发展特色种植,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他自己出钱带领村民去开鲁、吉林、黑龙江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红干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回村后进行试验,当年发展红干椒种植200亩、马铃薯200亩,收益颇丰,从此开启了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纪元。
提升自身素质
做产业发展领头人
自2016年以来,孙长伟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让村民饱食精神食粮,切实起到“领头雁”和“带头羊”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振兴发展,创建市场的品牌效益,在完成品牌注册销售使用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以达林稿村为核心1200亩优质谷子和1200亩优质荞麦无公害认证工作,在与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的特色作物产业试验示范基地项目中种植优质牧草、高丹草、甜高梁等优质牧草也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对下一步的宣传推广提供详实的数字依据。
凝心聚力
守好绿水青山
孙长伟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2022年5月,达林稿村启动养畜牧河达林稿村河段生态修复和湿地水质保障工程项目,总投资2400万余元,目前工程建设已近尾声。项目采取“水底生境营造+近自然湿地”工艺,旨在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河滨带污染拦截能力,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完善生态系统结构。为进一步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达林稿村顺势而为,把握生态修复项目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集观景拍照、餐饮采摘为一体,适合各年龄层人群的全民网红打卡地。计划在入村通往湿地的路两侧栽植4000延长米的京桃、万寿菊绿化带,在全长3.7公里的河道两侧多处存水点培育荷花池,在两侧的沟坡上栽植锦绣海棠、修建窑洞式民宿,打造“日出黄菊伴君入,日落荷花送君行”的乡村图景。
未来,孙长伟将带领达林稿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深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更大程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产业兴旺和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父老乡亲增收致富,以生态修复项目和环境卫生整治绘就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年,孙长伟获得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