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退伍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刘国安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3-13 09:26  |  来源: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

刘国安,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8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2002年12月退役。现任奈曼旗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被评为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农民工”、“自治区劳动模范”。

刘国安先后担任宝贝河嘎查党支部副书记、沙日浩来镇设施农业开发区党支部书记、沙日浩来镇组织联合党支部书记。拼搏进取,永不言弃,部队退伍后,刘国安秉承军队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家乡经济及社会建设,一头扎进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情真意切为群众付出劳动与汗水,从而真正品尝到了人生的幸福与意义。

创业情:拼搏进取,永不言弃

刘国安复员后,看到家乡闭塞落后贫困如故。他暗下决心,决定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最初他在自家的30亩耕地里搞实验,种植过马铃薯、花生、万寿菊等,但连续3年的干旱,均没有获得成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没有选择低头,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开始创业。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他承包了200多亩土地,从外地引进大田玉米新品种,又搞起了实验。这一年他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实现年收入20多万元,一下成了十里八村出名的致富能手。

2008年正好赶上换届选举,通过公推直选他顺利当选为宝贝河嘎查支部副书记。怀揣着父老乡亲对自己的信任,他鼓足了干劲,决心找出一条更好的致富路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率先承包7 栋日光温室大棚,有计划地建起了综合示范基地,认真学习各类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和日光温室管理技术,利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分别种植了芹菜、茄子、黄瓜、香瓜等蔬菜水果产品,在生产技术的保障下,有了可观的效益,实现了每亩大棚年纯收入3.5 万元,成了全镇的设施农业带头人。

家乡情:带领致富,谱写大爱

自从被选上村支书后,刘国安秉承军人的良好作风,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坚持为村里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上,为村里谋发展上。刘国安明白这不仅是一种信任与寄托,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多年来,刘国安通过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种苗,以慰问、救助等形式为社会捐赠30万元以上。2020年疫情期间,刘国安身先士卒,倡导全体员工主动担当家乡疫情防控志愿者,并以个人名义向所在乡镇捐赠防寒大衣、口罩、矿泉水等物资,向国有沙日浩来机械林场疫情防控站点捐款10000 元,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了有序复工复产,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8个,全年提供临时工作岗位14000人次,主动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

企业情:励精图治,做强做优

党和部队多年的培养,让担当为民成为刘国安的思想自觉,作为群众信任的致富带头人,刘国安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也知道带领群众致富的难度,但一想到未脱贫的群众,落后的面貌,刘国安的内心中就充满了力量与激情。星光不负赶路人,在一次农博会上,刘国安注意到中药材种植产业有前景,效益好,一定得占领先机。2015年,他成立了奈曼旗国安农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现有中(蒙)药种植基地8500亩,建有办公和生活用房1200平方米,组培研发实验室200平方米,高标准仓储库房3000平方米,恒温保鲜贮藏库1000立方米,硬化晾晒场地12000平方米,各类中药材播种、管理、采挖、初加工等设备80余台套。公司本着“诚信、绿色、健康”的经营理念,经过几年的奋斗,已跃升为全国农业产业优秀示范企业、通辽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始终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在实践中摸索出 “合作经营、土地流转、优先务工、服务协作、资金入股、庭院 入股”等六种合作模式,帮助群众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并在通辽市普遍推广,成为“奈曼旗就业扶贫车间”,获通辽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央机关定点帮扶先进企业” 称号。

一朝戎马洒热血,一生信念记心间,刘国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役军人的担当为民情怀。致富不忘桑梓情,棵棵药材暖人心,在助力家乡发展,带动乡亲致富的道路上,刘国安的脚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2022年,刘国安获得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