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让群众满意 为警徽添彩——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李春华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2-27 16:23  |  来源: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

李春华,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61年3月出生,1979年12月入伍,1993年10月退役,转业后参加公安工作。从警27年,先后担任过赤峰市公安局警校教官、岗勤民警、中队长、交警支队红山大队大队长,赤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等职务。1999年被评为赤峰市劳动模范,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人民警察,2012年9月荣获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秉承军人本色,坚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好学,刻苦专研,履职尽责,努力奋斗,受到了同志们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民服务,初心如一

2018年,根据支队党委分工,李春华负责支队车驾管业务、交通安全宣传等项工作。他牵头推进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20 项措施落地见效,让数据多跑路、快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他坚持解决难题、打破壁垒,用有速度的“放”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在全区率先启动车驾管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系统涵盖了线下大厅的全部业务,同时接入“大数据研判平台”和“云计算平台”,搭建起全市车驾管业务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老百姓用手机即可办理网上约考,网上预选机动车号牌,补换行驶证、驾驶证等22项车驾管业务。实现了驾驶人和机动车等18类车驾管业务凭本人居民身份证一证即办、普通业务一窗通办、个性服务自助办理,让“放管服”改革落实到群众身边,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党建引领,创新管理

积极打造标准化车管所党支部,构建融合式新发展,创新运用“六维共治体系”,积极探索“党建+治理”的生动实践。以党建强基深化“善治”,通过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立足“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重走延安路”的切身体会开展红色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智慧平台深化“综治”。将科技强警的力量延伸到高拍采集“免复印”、数据传输“少跑腿”、强化服务“免拓印”、数据后台“强监管”的方方面面,发挥着智慧引领、科技支撑、信息主导的“中枢”效用。协商全领域深化“自治”。开展警邮、警法、警媒、警税、警保、警企六大合作,纵向延伸“指挥链”,横向扩大“朋友圈”,在全领域的视野中寻找机遇,寻求合作,达成共识,谋划共赢。

宣传引导,多措并举

坚持提前提示、及时预警、宣传引导“三位一体”,在城市出入口、出入景区道路等车流密集点段,设置警告标志、标牌,提前告知路况、交通事故、交通管制等信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两微一端”等宣传媒体,广泛发布实时路况和诱导信息,开展“两公布一提示”,引导群众安全出行、文明出行、合理出行。积极开展“警媒融合工程”建设,通过“双微”平台,适时发布交通安全宣传法律性、警示性、知识性、提示性信息,通报典型事故案例,曝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组织辖区“两客一危”驾驶人及从业人员集中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详细讲解交通违法的危害及安全出行常识。强化与媒体的合作,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全面进行宣传报道。2019年“五一”期间,由交警支队一大队自主拍摄的MV《一直在路上》被各大主流媒体转发,点击量突破200万,被“学习强国”APP收录, 在内蒙古学习平台发布,并荣获“青春拥抱新时代”2019年内蒙古青年微视频大赛“最佳MV”、“最佳人气”两个奖项。

岁月流转,变了色彩,老了容颜,不变的是家国情怀;往事如歌,远了号角,淡了呐喊,常怀的是为民初心。曾经,他在军营挥洒青春,热血奉献;现在,他在警营风采依旧,续写华年。很多时候,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谈不上事迹、更谈不上震撼,但正是他的平凡与坚守、辛勤与付出,换来了百姓称赞和路畅人安。

2022年,李春华获得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