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蒙古族汉子→ 兵支书→ 最美退役军人!
发布时间:2022-10-08 11:29  |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

发布仪式现场

一位蒙古族汉子

唱响了明亮豪放的家乡曲调

唱歌的汉子身材敦实

热情真诚,他就是

2022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董裴

从麻尼卜村到颁奖舞台

董裴唱响的不止家乡歌谣

更是一曲脱贫致富歌


前奏悠扬:

勤快与坚持,就是“金钥匙”

董裴出生于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的一个小村落

父母都是庄稼人

自小董裴没事就帮家里放羊

每当和羊羔一起走在田间

这个少年总会眺望远方

做些什么

才能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

2007年,董裴应征入伍

成为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

某中队的一名战士

“最开始,横叉竖叉都压下不去

我就练,大腿全是黑青

最后也压下去了

当兵锻炼了我啥品质?

一是勤快,二是坚持!”

当兵时在部队,他苦练本领

两年里,获得一次三等功

两次优秀士兵

退役后在单位,他做事稳重

备受领导和同事认可

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

“是时候做些什么

去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

从此,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

来了一位年轻的第一书记


主歌铿锵:

家家户户全了解

麻尼卜是个被寄予美好愿望的名字

而初到麻尼卜

呈现在董裴眼前的

却是一片黯淡景象

没垃圾站,胡乱堆放的垃圾

引来满天飞的蝇虫

没路灯,崎岖不平的土路

坑坑洼洼漆黑一片

留守的孩子、空巢的老人

还有不少看不清、听不见

走起路来颤巍巍的残疾村民

......

董裴是农村长大的孩子

村里需要什么,他清楚

“大娘,你家有啥困难没有?”

“大叔,你的腿脚怎么了?”

他挨家挨户走,田间地头问

跟掰玉米的大娘一起掰玉米

跟晒葵花的大爷一同晒葵花

活干得多了,话说得多了

心也就近了

谁符合低保申请条件还没申请

谁家有几个孩子要上学

谁家种了多少地,养了多少牛

......

他将这些一笔一划记在本上

也桩桩件件记在心里

时间久了

村民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

有什么困难

董裴都记得清清楚楚


副歌嘹亮:

样样是实事,件件为百姓

董裴的家在麻尼卜村20公里外

人们在院里种些果树

能改善院里环境

结了果还能卖点钱

都在一个县,家里能种

麻尼卜村肯定也能种

第二天他就送来苹果和李子树苗

当场帮忙栽下

董裴共筹资59660元

用于种植李树和苹果树

1570棵果树为村民的庭院

带来了一抹绿荫、一份甘甜

还有一条增收致富路

走访中,董裴还发现一个

患有先天性足内翻的男孩袁刚

袁刚走路只能一步步缓缓向前挪

脚踝处磨出了长长的血迹

“得上医院给孩子看看!”

可回应他的却是孩子父亲的沉默

“唉......认命了”

回头看,这家有三个孩子

孩子们的母亲有智力障碍

仅靠孩子父亲种地养牛维持生计

“这么小的孩子,咋能让他认命!”

问专家、跑医院、找残联

董裴为袁刚申请到了治疗名额

相关费用可以报销百分之九十

如今,袁刚的足内翻症状

已经明显好转

驻村三年半

67个蔬菜大棚和

1个马铃薯储窖建起来了

2400平米的沥青路修起来了

村里的路灯也亮起来了

2020年底

全村111户、240人建档立卡

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回声朗朗:

基层工作,关键在一个“情”字

有次,董裴出门

遇到村里的任艾出门倒垃圾

任艾是个盲人,行动不便

更何况在大雪天挪出几百米倒垃圾

眼前如此景象,董裴很是心酸

“将心比心,我得替他们着想”

很快,任艾家门口就装上了垃圾桶

村民罗秀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他妻子有语言和听力障碍

但始终没有评残

“没有熟人,能办下来吗?”

于是,申请残疾证的事一搁再搁

董裴开着车,拉着罗秀美和妻子

一次次跑残联

办完残疾证又帮他们申请低保

不善言辞的罗秀美

不知如何表达对董裴的感谢

一天,他将一个麻袋卷成的长条

塞给董裴后匆匆离开

麻袋里是一面厚厚的锦旗

阳光下,金色的大字格外耀眼

那是一个朴实汉子的无声感激

除了锦旗,谁家腌了咸菜送来一碗

门把上不知是谁挂上

一把芹菜、两棵大葱、几块炸糕

平常却不平凡的日子里

董裴早已和麻尼卜的村民

处成了“一家人”

有人叫他“麻尼卜的儿子”

他说,做好基层工作没什么诀窍

“就是讲感情,真心换真心”


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董裴

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2007年入伍,2009年退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小海子镇组织委员。

他坚守为民服务初心,主动请缨到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躬身当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兵”,筹资8万多元,建立“爱心公益超市”;他带领群众致富,建造完善67个蔬菜大棚和1个马铃薯储窖,累计收入达43.6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他致力改善乡村环境,组织新建5个大型垃圾池,协调解决垃圾清理难题,为村内铺设沥青路2400平米,绿化种植柳树771株、观赏树123株。2020年底全村111户、2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22年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