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义务护边员阿迪雅——巡边公里数=绕地球两圈
发布时间:2022-08-26 11:12  |  来源:奔腾融媒

在包头市达茂旗88.6公里漫长的中蒙边境线上,有这样一群扎根草原、坚守边关的特殊人群,他们常年在边境巡逻放牧,与边防部队形成军民团结、并肩作战、双拥互助的生动局面。他们心怀爱党爱国的信念,维护着边境线的安定,守卫着祖国,保卫着边疆。阿迪雅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阿迪雅与妻子娜仁其其格不畏生活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坚持放牧守边30余载,一家人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用无数的脚印和汗水守护着4公里长的边境线,成为达茂草原的一段佳话。

1981年,19岁的阿迪雅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在中蒙边境驻守了4年。在草原上出生,在草原上长大,再加上4年的守边护边军旅生涯,让阿迪雅对草原的爱早已溶入血脉。上世纪80年代,边境线上没有铁丝网,草原上偷盗牲畜、越境偷猎、皮毛走私等跨境犯罪活动频发,直接影响到边境地区的安宁。为此,退伍后,阿迪雅响应达茂旗满都拉镇政府和边防部队的号召,毅然携妻子到边防一线定居,成为义务护边员,一边放牧,一边守护边境安宁。

把辽阔的草原当成家,再苦再乐都安心 

从满都拉镇驱车一路向北十几公里就是阿迪雅的家了。边境线上的路汽车根本走不了。护边员都是骑马、骑摩托车在边境线上巡逻。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多数牧民都已经搬离草原,到条件便捷舒适的城镇生活。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巴音哈拉草原上,仅仅剩下四五户人家,一家离一家的距离即使骑马也得走很久。

阿迪雅家的3间砖瓦房是30多年前建的,1间厨房兼卧室,1间卧室兼客厅,1间储物兼鸽舍。院墙上、大门口垒着晒干的牛粪,那是一家人一年四季做饭取暖的燃料。房子西边,竖着一个风力发电风车,东边是马圈。井水又咸又苦,不能喝,所以就得走很远去拉水,过去是赶着马车去打水,现在好多了,有了农用三轮车,但冬天一下雪,路不好走,吃水就很困难。由于最近的镇子离阿迪雅家也有十几公里远,一家人很少吃瓜果蔬菜,经常一日三餐只吃果条、喝奶茶。

保护边疆也保护自己的家,有危险也不害怕 

阿迪雅家9000亩草场的北界就是中蒙边境线。举目四望,除了一望无垠的边境铁丝网,什么都看不到。沿着边境线行走,脚踏过沙石、枯草的声音甚至呼吸声,都分外清晰。

“我出生在这片草原,也是在这里长大的,守边卫家是我应该肩负的一个责任。”

护边的时候,阿迪雅遇到过狼,还被狼咬伤过,他觉得自己在护边过程中遇到的恶劣天气、狼咬虫叮,都不算危险,只有边疆的安宁受到威胁,才算是危险。

2013年冬季的一天夜里,阿迪雅看到离边境一线不远处,有几辆形迹可疑的汽车,阿迪雅让妻子给派出所打电话,他自己骑着摩托车紧紧地盯住这几辆车,直到边防官兵赶到。第二天,一起越境偷猎案成功告破。

阿迪雅,是藏语,意思是“星期日”。虽然星期日就意味着休息,但30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严寒,阿迪雅几乎没有休息过。30多年来,阿迪雅和妻子每天在边境线附近放牧,同时注意着边境线附近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异样,就会第一时间向边防派出所报告。防止偷猎、堵截临界牲畜、劝返流浪人员,无数次的危险情况不但没有让他退缩,却更加坚定了他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的决心。30多年来,阿迪雅累计义务巡边的公里数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多。巡边中,他还参与过上百次边境联合踏查,并协助破获了数10起涉边案件。

阿迪雅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是中国 

“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比普通的群众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我做到了,我还将做下去,更好地为祖国服务,而且我觉得我还能做得更好。”1983年在部队入党的阿迪雅,知道自己应该扛起比别人更多的责任,这样才能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谓。

每天清晨,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阿迪雅都会穿上当年退伍时的军装,和妻子一起庄重地升起国旗。阿迪雅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在院子里设置一根旗杆,“是因为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是中国。另外,草原太大,很少有标志性的标记,一些人万一在草原上走失了会很危险,所以我高高地悬挂起国旗,迷失的人会知道,这里住着人家,可以向着国旗找到我们。”阿迪雅还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用红砖摆出了大大的“中国”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