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海勃湾区:军民鱼水一家亲 双拥共建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8-13 10:24  |  来源: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认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主线,贯穿于退役军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海勃湾区退役军人服务人员入户了解退役军人心愿。(摄影:毕晓敏)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海勃湾区全面贯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五有”“全覆盖”工作要求,辖区4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深入推进政治文化环境建设,高标准打造服务场所,1家服务站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为稳步推进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海勃湾区召开2024年“兵支书”座谈会,会上,“兵支书”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村居工作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并就如何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更好让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等进行探讨交流。海勃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召开工作推进会,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尊崇优待等方面开展了政策解读、现场工作布置和答疑。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海勃湾区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和权益维护,今年春节分批次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二等功人员、烈士遗属等,并对困难退役军人及“三属”帮扶援助。

海勃湾区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引领,开展“最美退役军人”选树学习宣传活动,推荐的8人被评为2023年市级“最美系列”称号;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和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高考期间,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助力高考爱心服务车队,开展“爱心送考,给力未来”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宣讲团进军营开展“军营心灵能量培养记”,进机关开展“戎装虽卸初心不变 助人为乐二十余载”宣讲。

推动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

海勃湾区做好退役军人返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做好6名“无军籍退休职工”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对接涉军企业参加乌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共有18家军创企业入围决赛,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8项的好成绩。

海勃湾区加强和改进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目前,信息已完善7002人,通过“第三方”扫描了现存退役士兵档案844份,并已上传扫描件732份。

扎实推进拥军优抚工作

海勃湾区深入开展优待抚恤工作,今年春节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30人,发放慰问金3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优抚政策,做好优抚对象抚恤金发放工作,今年上半年为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336.1万元;按季度开展核查国家工作人员、伤残人民警察生存认证45人;发放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义务兵家属优待金478.5万元;发放一至六级伤残军人护理费3人10.1万元。

海勃湾区认真组织开展褒扬纪念活动,清明节期间,做好烈士亲属异地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对无法到异地陵园或烈士墓进行祭扫的烈士亲属提供网络代祭扫等“一站式”贴心服务;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烈士墓祭扫活动,组织辖区工作人员来到生命纪念园,对3座烈士墓进行祭扫,并逐一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并鞠躬默哀。

海勃湾区医务人员深入军营开展身心健康检验。(摄影:毕晓敏)

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为营造浓厚的双拥共建氛围,丰富双拥工作宣传渠道,海勃湾区打造双拥实体阵地,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特色突出的双拥主题公园等双拥示范点。

海勃湾区在狮城小区西侧口袋公园打造双拥主题公园,设置4个主题展板,宣传双拥工作、普及双拥知识、宣传部队拥护地方政权建设、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在主城区部分地点设立双拥宣传标语,宣传拥军优属工作,营造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浓厚氛围;配合乌海市双拥办开展“双拥号”公交车改造工作,将5条公交线路12辆公交车改造车身、在车厢内部张贴双拥标语,利用公交车流动风景线的载体优势,让广大市民在乘车途中感受拥军文化。

为扎实开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海勃湾区常态化开展驻区部队慰问工作,悬挂“光荣之家”牌7650块,规范悬挂程序并及时录入网络系统化管理;建立驻区部队与双拥各成员单位的沟通桥梁、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和拥军支前机构。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继续强化政治担当,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确保退役军人群体稳定;以推动就业为导向,持续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平台,紧盯退役军人就业需求,提供多样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就业帮助;严格落实退役军人抚恤优待政策,广泛开展褒扬纪念活动,营造尊崇英烈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让退役军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全力做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