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巴彦淖尔市:北疆海防千里送祝福 市舰市船共建谱新章
发布时间:2024-03-01 09:25  |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

“一船”加“一舰” 深海齐“亮剑”

2021年12月,海军巴彦淖尔舰命名下水,型号为054A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51,并于2023年2月正式入列。服役以来,巴彦淖尔舰矢志强军兴军,锐意开拓进取,乘风破浪、励精图治,奔赴多个海域,对10余个实战化科目展开专攻精练,并展开长航时、“背靠背”协同训练,形成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履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能力,圆满完成了多项军事演习、远洋护航、国际军事交流等任务,成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2022年6月,海军乌梁素海船在舷号改革调整中命名,舷号845,该船于1982年服役,原名“长兴岛船”,是人民海军首艘万吨级援潜救生船,曾首航南极、执行2批亚丁湾护航、为马尔代夫紧急供水、人道主义救援等百余项重大战训任务,是一艘有着40余年光荣历史和光辉航迹的功勋船。命名以来,乌梁素海船坚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即刻救援”的理念,不断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提升核心救援能力,圆满完成了系列重大演训、救生任务,荣获“奋斗新时代先进党委班子”“装备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与成功命名的“一船一舰”建立双拥共建关系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从此“喜提”两条珍贵的“海上边境线”,153万巴彦淖尔人民从此多了两份千万里之外的深切盼望和魂牵梦萦……时至2024年新春,城船、城舰之间满怀热情、高频互动,共同谱写了一段动人的“新春序曲”,不断叙写“边海一线、共襄国防”的双拥佳话。

边海一线牵 家书抵万金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巴彦淖尔舰饱含着人民海军对巴彦淖尔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凝聚着巴彦淖尔人民对建设强大海军的殷切期望……”

这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舰艇官兵讲不够的深情“告白”,也是代表全体巴彦淖尔人民送上的来自祖国北疆的祝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深刻认识到,巴彦淖尔市在拥有369千米陆地边境线的同时,能够同时拥有一块海上移动版图的重大意义……”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不竭动力,坚定不移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希望戍海官兵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积极投身辽阔的海疆主战场,为巴彦淖尔市争光,为巴彦淖尔人民添彩……”

这是在新春慰问信中,巴彦淖尔市向“一船一舰”送达的绵绵情谊和殷切期盼。

“我们战斗在大海上,虽与巴彦淖尔市远隔千里,但我们的心与家乡人民连在一起……”

“当冰冷的海水遇到滚烫的思念,海风将我的情绪带回家乡,海水也变得温暖起来……”

“特别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亲临乌梁素海湖畔发表重要讲话,全体官兵得知后倍受鼓舞、深感荣耀,为家乡取得如此瞩目成绩而自豪……”

“愿与家乡人民并肩携手,全面提高新时代双拥工作水平,共同绘就双拥共建新图景,谱写军民团结新篇章……”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懈奋斗是我们无悔的选择……值此新春佳节,祝巴彦淖尔市政通人和事业兴,一年更比一年好,祝家乡亲人顺遂安康,龙年大吉!祖国有我们,请放心!”

这是在相互往来的官兵寄语、感谢信、祝贺信、新春祝福视频中,“一船一舰”官兵向巴彦淖尔人民传递的思乡之情和荣誉担当。

“近日,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乌梁素海船奔赴黄、渤海海域,围绕援潜救生、打捞沉物、营救落水人员等险难课目开展了一场全流程、高海况综合搜救演练……”

“在10余天的海上训练中,乌梁素海船官兵紧贴实战构设模拟战场环境,围绕多科目进行专攻精练,积极探索海上舰载直升机交替救援新模式……”

“巴彦淖尔舰一改以往在最佳距离射击的传统方式,转为浮体靶刚进入射界后,便组织远距离射击……”

“随即,巴彦淖尔舰拉响战斗警报,快速奔赴目标区域,经过雷达连续搜索,目标位置很快锁定……”

这些参加各类演训任务的新闻报道,成为“一船一舰”官兵另一种形式的“家书”,用实际行动向家乡人民汇报着忠诚、使命与担当。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情意绵绵、捷报频传,一封封千里之外的“家书”,一声声远隔山海的问候,饱含着巴彦淖尔这片热土和“一船一舰”间的深情厚谊,如甘醇的美酒般,醉了黄河之畔的春风、塞上江南的鸿雁,醉了向海图强的蛟龙、厉兵秣马的雄师,浇灌了边海一线、军民连心的鱼水情深。

同名亦同根 鱼水情相连

“2024年新年伊始,我们欢聚在此,将巴彦淖尔人民的真情问候汇聚成慰问礼包,将这份跨越山海的军民鱼水情,寄送到你们手中,共叙城舰、城船共建佳话!”在对巴彦淖尔舰的新春慰问中,巴彦淖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长云带着来自天赋河套的特产,深切地表达着家乡人民对每一名驻舰官兵的问候与祝福。

在舰上,慰问团跟随舰长、政委的引导,一边仔细聆听舰艇命名后官兵训练、生活、出海执行任务的生动故事,一边满怀欣喜地寻找舰上的“巴彦淖尔元素”。从精彩纷呈的舰艇文化长廊,到清爽通透的作战会议室,从干净卫生的集体餐厅,到整洁利落的官兵宿舍,一个个不大甚至狭窄的空间里,都自然而精致地呈现了海军文化与巴彦淖尔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映衬的美妙画卷。

在作战会议室,慰问团看到一枚融合了鸿雁、黄河几字湾元素的巨大舰徽,看到融合了河套沃野、草原、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写意壁画,看到熠熠生辉的舰训“忠诚、尚武、担当、荣誉”,看到大屏幕上反映舰艇作战训练、日常生活的剪影片段,一股血浓于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城与舰之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重叠在一起,使慰问团成员们有了“家”的感觉……

“让我们携手开展广泛深入的双拥共建活动,不断促进城市与舰船之间军民深度融合,成为紧密联络祖国北疆与海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纽带……”在春节前与乌梁素海船的双拥共建恳谈会上,巴彦淖尔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李奉波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此次赴青岛慰问乌梁素海船,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邓凯也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一同前往,为乌梁素海船官兵送上了新春慰问“大礼包”。慰问团一行深入了解了海军文化、船上装备设施、双拥文化建设和官兵训练生活情况,兴高采烈地与官兵举行联谊,随团文艺演出人员为全船官兵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同唱家乡歌、共叙鱼水情。

乌梁素海船官兵热情邀请慰问团观看了海军乌梁素海船宣传片,考察了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及展览馆、海军公园、海军博物馆。在某海上防险救生支队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邓凯、李奉波为乌梁素海船立功受奖官兵颁发了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建新功。

恳谈会后,巴彦淖尔市双拥办与乌梁素海船签订了城船双拥共建协议,按照双方共识和与巴彦淖尔舰共建经验,建立了“慰问互访、联合协商、文化共筑、宣传推广、优待褒扬”5大机制,特别是在军地文化交流、开展国防教育、助力城市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共建双拥城、同铸强军梦”开启又一崭新篇章。

春风拂面海疆阔,船舰结伴与城舞。携手共建和谐邦,鱼水情浓永不枯。在自治区双拥办的大力支持下,城船、城舰将持续不断开展好双拥共建活动,强固边海防情感纽带,擦亮巴彦淖尔名片,把相互之间的深情厚谊转化为矢志强军、建功深蓝的强大动力,激励官兵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耀眼的战绩为家乡、为祖国增光添彩。

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

除了传递乡音的家书、丰富的家乡特产,城船、城舰之间“礼尚往来”,用一份份别出心裁的“小礼物”,不断分享和见证着城市发展与部队建设的日新月异,不断充实和升华着军民融合发展与双拥共建的壮美蓝图。

“迎着火红的朝阳,挺进深蓝的海洋。在这行进的国土上,守卫着共和国海疆……”行驶在浩瀚大洋上,每当唱起这首由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石晓春创作的巴彦淖尔舰舰歌《走向辉煌》,官兵总能感受到这份特别的“礼物”中传递出的磅礴信念之力和浓厚家乡情怀,更加坚定了他们听党指挥、精武强能、战之必胜的决心。

“当一艘以巴彦淖尔命名的舰艇巡航在浩瀚大洋时,河套平原和海岸紧紧地联接在一起。身为巴彦淖尔人,我也感到自豪……”作为巴彦淖尔舰舰徽设计者之一,设计师李少雷看到自己的作品随军舰遨游在祖国海疆时,难掩激动的心情。一朵浪花、一只鸿雁……战舰航行在波涛之上,应和着战舰劈波斩浪、逐梦深蓝,黄河“几”字弯左上角的河套平原地标,彰显着舰城同名、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这枚舰徽,已成为军民心中永恒的印记。

“你们成为巴彦淖尔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和名片,巴彦淖尔是要给你们‘入籍’的!”市领导拿出一份特殊的“伴手礼”——一幅风格奇特、精心制作的皮画,上书“荣誉市民”四个大字,让一船一舰的官兵们爱不释手,无论是皮画的艺术形式,还是“荣誉市民”称号的“含金量”,都激发了官兵们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浓厚情感和珍惜荣誉、奋勇争先的担当意识。

“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都有着同一个第二故乡,那就是塞上明珠巴彦淖尔。军民同心,鱼水情深,正是因为水的润泽,才有了鱼儿的盎然生机;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正是因为把人民放在心中,才能振起坚实和担当的力量……”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不忘初心跟党走  双拥共建一家亲”主题诵读比赛上,全体人员注视着大屏幕,聆听着这份特殊的“参赛作品”热泪盈眶。那一刻,官兵朴素的脸庞仿佛与英雄先烈重合,与大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和情感沟通。

在巴彦淖尔宾馆大堂、党政机关会议室、部队荣誉室最显眼的位置,陈列着惟妙惟肖的巴彦淖尔舰艇模型;在慰问团成员的办公室,自豪地展示着舰帽船帽、舰徽船徽、舰船图册和与驻舰船官兵的合影留念。在“一船一舰”官兵的阅览室、案头边、喇叭里、床头上,处处可见来自家乡的“暖心小礼物”:最爱读的就是家乡定期寄来的《巴彦淖尔晚报》,最想看的就是来自家乡小朋友画的“我心中的巴彦淖尔舰”“我心中的乌梁素海船”,最常听的就是《唱响巴彦淖尔》《唱响天赋河套》歌曲专辑,最享受的就是一边翻着《巴彦淖尔摄影作品集》《河套灌区 千年基业》,一边神游在家乡的秀美山川和人文历史之间……

深海望乡何处是,北疆见月几回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新年伊始,在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喜迎春节之际,“一船一舰”作为巴彦淖尔在万里海疆上的流动名片,已然承载着党和人民的祝福与期盼奔赴新航程、履行新使命,城船、城舰双拥共建也踏上新征程,深化军地合作、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有了新开端、新目标。作为海上官兵的第二故乡,巴彦淖尔市也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时刻关注和支持“一船一舰”,以最大的努力、最强的动力、最真的情感,让全体巴彦淖尔人民成为“一船一舰”的坚强后盾,为建设祖国强大国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