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以“五个抓好”促进“五个突出” 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6-05 22:39   |  来源: 阿拉善盟退役军人事务局   | 

近年来,阿拉善盟各级党委、政府传承和弘扬“三易旗府—最好牧场为航天”的优良传统,以“五个抓好”促进“五个突出”,持续擦亮阿拉善双拥品牌,推动新时代阿拉善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某部队到额济纳旗开展“学雷锋、送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

抓好政治引领 突出体系建设升级

阿拉善盟坚持“认识一条心、工作一盘棋、运行一体化、落实一张网”,将双拥建设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及时调整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双拥工作规则及职责、双拥工作联席制度,严格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制度》,与共建部队建立“双清单”机制,每年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军地协调会、双拥工作专题会议。依托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开展双拥工作,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新模式,形成“党委统领、政府推动、军队带头、警方助力、全民参与”和“军地联动、上下贯通”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阿拉善盟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人员到边防某连荣誉室参观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事迹。

抓好政策落实 突出“三后”服务保障

阿拉善盟搭建阳光安置平台,建立起以服役贡献为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安置”机制,安置率和报到率均达100%,实现了部队、接收单位、退役军人“三满意”。拓宽军属就业渠道,在研究试验训练基地和东风航天城两大基地场区设立东风、航空街道办事处及退役军人服务站,招聘工作人员时优先招录基地官兵家属,并提供公益性岗位近400个,年补贴工资610万元,切实解决军属就近工作难问题。优化军人子女入学政策,在中小学招生工作中明确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目前,已有85名部队官兵子女享受教育优待政策,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军人子女入学意愿、解决了官兵的后顾之忧。

阿拉善盟开展文化、书法进军营活动。

抓好军地融合,突出成果互利共赢

阿拉善盟加大力度支持部队建设,为驻军部队修建训练场、兵舍楼、文体中心等基础设施,实施供热、给水、绿化亮化、“天网”工程、电视节目信号接入覆盖和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成公租房192套、蔬菜温棚60座,共投入资金9亿多元,为官兵“衣食住行”提供便利。军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66余万元,通过项目带动,助力嘎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开展军地双方对口医疗帮扶合作计划,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驻地医疗服务水平。围绕“大航天”旅游体系建设,军地合作开发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游和航空航天科技游,2023年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项目被列为全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示范项目,每年来自全国各地接受双拥和国防教育的学生、群众达4万余人次。

阿拉善盟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军营活动。

抓好军地联动,突出军民团结稳定

军地合力提升护航安保能力,打造了由派出所民警、驻地部队、居边护边堡垒户、护边员等组成的各具特色的“航天护卫队”11支1023人,圆满完成11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发射上升段和返回段搜救安保任务。军民齐心建立起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军地军企共建平台,连续19年深入大漠开展植树造林,每年吸引近2万余人次参与,种植面积达16万亩,为内蒙古最西部增添了一道绿色屏障。军地互联筑牢守边固边堡垒,组建了由驻地部队、边境派出所、地方单位、退役军人、居边牧民等组成的“爱边守边固边”志愿服务队43支,积极开展法律宣讲、医疗服务、文艺汇演、巡边护边、走访慰问等便民利军、行业拥军等特色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形成“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守边固防新格局。

抓好宣传教育,突出文化传承力量

阿拉善盟丰富双拥宣传教育方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双拥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最美”退役军人、“双拥模范”等典型选树活动,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在全盟掀起了学习“模范”、宣传“最美”的热潮。打造老兵宣讲品牌,组建4支宣讲团队以“集中+常态化”模式,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农村牧区)开展宣讲9批次,全方位展示退役军人风采和精神风貌,营造崇军优属的良好氛围。加强双拥文艺创作,以双拥共建为背景,策划创作了国防教育主题原创歌曲《护航》、舞蹈《军民共谱戍边情》、小品《边眼》等20余部文艺作品。其中,荣获全区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多个奖项的话剧《东风呼啸起》,艺术化地再现了额济纳人民为支援国防建设“三易旗府”的故事,展示了阿拉善各族人民始终把支持国防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的使命担当,唱响了军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守卫祖国边防的主旋律,共同谱写建设航天事业的时代凯歌。